理性思考白酒行业的调整规划
一、 片面化、极端化的炒作不利于行业整体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酒业激烈的竞争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首先是白酒耗粮,导致了对白酒行业的限制措施出台;而长期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状况所导致的不正常的竞争状态使一些人士感到不安。一时之间,白酒工业被一些业外人士戏称为"夕阳产业"。这种论调加上片面化、极端化的媒体炒作,影响了白酒工业发展的信心,使中国白酒行业蒙受了损失。"夕阳论"刚刚退场,一场关于白酒技术观念和发展方向的争议风暴又一次被一些业外的媒体掀起。在这场影响不小的风暴中,过于极端、片面化的炒作,对白酒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名白酒虽然各自的生产工艺技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工艺基础的前提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制出来的白酒精品。主张"回归自然"和"白酒复兴工程"当然有他的道理,但是却忽略了"技术与文化"的真正附加值含量,进而影响消费者对白酒工业的正确认识。新型的白酒论者主张运作低成本操作,主张量的扩展和白酒消费习惯的培养,大力开发中低价格白酒的想法,对于目前大部分收入不高的消费群体来说,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有益尝试。但我们不能以为"新型白酒"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而过于夸张"新型白酒",因而与其传统精品白酒相比,其内在质量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事实上,"白酒复兴工程"论者有些片面极端,而新型白酒论者也同样片面而且显得过于急躁了一些,同样导致了消费者对白酒行业的误解。
总之,"风暴"的产生是双向误导所致,双方都忽略了白酒的工艺技术底蕴与文化根基,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现状的认识。我认为,对不成熟技术观念之争,应选择在业内媒体,如《华糖商情》、《中国酒周刊》、《华夏酒报》、《酿酒杂志》、《酿酒科技》上进行。否则,让酒行业以外的人参与这些争论肯定会导致片面化和极端炒作,对整个中国白酒工业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二、 传统而不拘泥 创新而不失本色
就世界六大蒸馏酒而言,中国白酒历史最为悠久,他的历史远比西方蒸馏酒长的多,而且在生产工艺、技术及酒体风格等方面,远比西方神秘和复杂,文化的根基也更有基础。中国白酒已不是简单的一种产品,它还是一种东方文化,一种经济。它依托东方民族的千年智慧,承载着东方民族的性格与文化发展,并融于东方民族的性格与文化之中。可以说,只要是中国文化能影响到的地方,或者说只要有中国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中国白酒。如今,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很多民族白酒精品已率先走向了世界,并且迅速发展着。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提高,中国白酒将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白酒工业也面临着新技术改造的必要。要研究和开发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新的方式。要把中国人上千年来创造的白酒发扬光大,就需要白酒人在技术观念不断更新,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值得一提的就是要有一个传统而不拘泥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任何一个高品位产品的核心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含量,在营销学里,它集中表现在"品质、品级、品位"之中。创造和形成这种价值,就是要依靠企业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营销能力及产品的科技含量,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上不断探索追求产品品质、品级的不断提高,并为此构建起技术进步的运作体系,投建科研所、新资源、新人才,不断的改变工艺设备去创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质量营销效益",于此同时,企业应注重品牌价值的积累和创造,提升品牌营销所创造的产品品味,完善营销体系,以消费者追求的利益来调动企业发展观念的不断调整,为战略致胜打好基础。
中国名牌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高端名白酒就是继承传统工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精心酿制而成的酒中精品,他们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品质优良"的技术价值体现,还突出的是"品位高"的文化价值体现。消费者选择它、消费它,也因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及价值取向与这高品位、高层次的白酒产品具有较高的同一性,特别是人们从经纪人进入到文化人的层次以来,这种价值已成为经营者所追求的一个"品牌目标"。所以,我认为,创新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创新过程中要重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的科学性,我们必须掌握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尊重文化,创新不是本色。
这些年白酒行业的麻烦已经够多了,目前被炒作起来的"白酒风暴"也应该停息了。一切有志于振兴白酒这一民族工业的同行们应该团结起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发在正确宣传白酒、让消费者真正知酒懂酒上去;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打击粗制滥造,消灭假冒、仿冒,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去;更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设法建立在一个法制基础上的管理组织来维护行业资深生存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方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