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类型的葡萄酒企业会先死去?
前几天看奥运会,乒乓球毫无悬念,中国已经孤独求败了,所有的国家特别是日本都只能是一个字:服。
百米决赛,博尔特又获得了冠军。你看,获得了世界百米亚军的,好像都没有兴奋,而结果也如赛前的猜测。
各国选手没说的,就一个字:服。
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没有借口,愿者服输。
体育本来就是实力的对抗,有本事就获得冠军,获得冠军者,怎么谦虚都是老大;即便不谦虚,从竞技角度,依然是老大。
没本事呢,你就闭嘴。赢了就是赢了,输了的确技不如人。
想到了这些年做葡萄酒。
其实经营企业都一样,说啥理由都不好使,说来说去,最终比拼的就是谁赚得多,谁活得久。
在葡萄酒里混了这么多年,各色大老板也见过不少:玩金融的、做地产的、搞资本的、开煤矿的、经营木材的、做旅游度假的……
还有一个养猪的曾经找过我,想咨询一下葡萄酒怎么做,我一时没弄懂,养猪和种葡萄酿酒的关系。
其实我对张裕、长城这样国内葡萄酒巨头向来不太关注。他们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没啥可学的,不是不值得学,而是学了也没太大作用。
你说张裕开发了一款新品,即便做不好,死了也就死了,再开发呗。何况也很难死,就看他怎么做,最后是销量高还是低而已。
对中小企业行吗?
长城背靠大树,发展这么多年了,想死也都不容易,除非自己犯错误。
国外的葡萄酒巨头其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你发现这些巨头们,基本都是通过多年的市场锻造,把握了时机,由于各种原因,把品牌做起来之后,开始玩贸易了,每一家企业的旗下都是产品成堆,满足了几乎是所有的需求。
这些企业的成长都有一个共性:在恰当的发展时期,抓住了机遇,加上自身的能力,发展起来,然后不断稳固地位,乘胜追击。
这就像一个演员红了以后,只要你不犯大错,例如经常把结婚离婚当做换电视频道一样;只要人品别太差,例如经常无中生有、乱放炮;只要别太过分乱搞关系,例如出老千、玩黑手;只要适当保持热度,例如不断炒点新闻,增加曝光度等等。基本上知名度也就一直有。
有些明星到今天就唱过一两首歌,唱的还真就不咋地,但知名度还是有的,甚至依然有人买单的。
你看今天的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等几乎葡萄酒这些大国,牛逼的品牌其实数来数去还是那几个。这些年来,真正异军突起的其他品牌还是不多的。
由于职业的原因,经常会有很多刚刚投资做葡萄酒的企业来找我咨询。基本谈的都是怎么做销售。
我总结了下,凡是新手或者10年以下的公司,大家谈的还是销售。
一旦企业存活超过10年甚至更长的的时候,例如20年,一般情况下,和这些老总在一起聊的都不是简单的销售的问题,更多体现的也不是市场的技巧,而是经营中的感悟和智慧。
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以下几条:
第一、企业不造假,产品质量符合基本标准,做得舒心,卖的放心;
第二、内部管理基本顺畅,没啥过分的内耗,还算团结;
第三、成本控制还不错,市场价格基本合理;
第四、政商关系还算行,社会关系也说得过去;
第五、无论是卖原酒还是为其他企业加工,亦或做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销售
队伍,有几个铁杆的销售人员和客户;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基本上活个十年八年都没啥大问题。即便有的时候艰难点,但总体都能走下去。
那么,如果你要想活20年,要靠什么呢?
第一、你要有明确的企业价值观,要有未来的愿景,要有自己的原则;
第二、你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有经营的智慧;
第三、你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有独到的模式,不是轻易被模仿和超越;
第四、你的质量不是达标这么简单,要能够酿造出真正的好酒,质量过硬;
第五、团队可以不断调整,但核心团队的确比较稳定;
如果你能达到上述五点,基本上活20年都应该不会有啥大问题。
其实,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两个关键性问题:术和道。
企业经营的时间越长,有关"道"的问题便越重要,因为没有对'道'的真正理解和践行,光靠术,是难以成长起来的。
企业开始的时候,往往很重视"术",因为'术'能带来短期的销量。但牛逼的企业不仅在于能够在"道"上有建树,关键是能够把'术'上升为'道',从而构建自己的竞争力,并不断扩大成为核心优势,这很重要。
企业的经营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且跑到后半程,基本上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赛。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精气神,否则,这个人难以有所作为;一个企业也一样需要精气神,一个没有精气神的企业,离死也就不远了。
其实,一个行业在最初的时期,市场往往是鱼目混珠的。很多企业可以"浑水摸鱼",可能活的还很滋润。
在行业发展走向普及阶段的时候,只要你别造假,质量不错,各方面保持比较好的状态,哪怕是跟风,你依然有可能活下去,甚至活的也不错。
特别在中国这个大市场条件下。
真正难就难在市场进入普及阶段之后,特别是二三线品牌要想活下去,必须做出自己的个性,在这个时期,企业的竞争才叫真正的惨烈。
对于未来的中国葡萄酒企业,有以下四种我觉得会首先死掉:
第一、单纯拼价格的企业会死掉
价格战虽然不可避免,但你不能把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
价格优势对大品牌管用,对可以进行标准量化的产品管用。对不知名的品牌、对不好量化标准的产品,这把双刃剑,很容易伤到自己。
例如葡萄酒的品质,对很多初级消费者来说不好判断质量,所以,单纯拼价格,并不是个好策略,是无法获取到真正竞争力的,还会把企业带入死胡同。
单纯拼价格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其实谁都能做。
当然,你说有的企业有规模,管理有效率,成本控制的好,价格竞争力很强,这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但这种技术的含量不是很大。国外葡萄酒质量不错,一直都供大于求,进口的条件也越来越低。另外,如果有人不顾成本,甚至造点假,你还真没招。不过你放心,消费者会自动进行判断,太低了是不能获得好感的。
成功的企业不是和对手拼价格,而是要努力让消费者认知品牌的价值,愿意为你的产品付出高价格。
第二、不能与时俱进的企业会死掉
张瑞敏说:没有成功得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你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要求你超越,或者创新到什么程度,但你必须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
因为时代不同了,很多原有的策略和操作模式是不适应新消费需求的,你一要变。
凡是依然在运用多年以前的模式来运作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难。这不是回不回归本质的问题,市场营销是没有回头路的。
虽然做品牌的理念是殊途同归的,但一切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消费需求的演变同步,甚至还要引领。
凡是躺在原来的模式上睡觉的企业,凡是现在依然在吃老本的企业,基本上最终都会死掉,要么你就要改变。
未来的产业基本上没有朝阳和夕阳之分,因为一切行业都要与时俱进。其实转型和改变,往往也都是被逼的。
钢铁产业是夕阳产业,但在没找到成本更低的同效替代品前,这个行业就不会死。
房地产在中国依然是朝阳产业,但再过20年,是否就变成夕阳产业了?
第三、效率低下的企业会死掉
效率问题在传统市场时期,对企业发展的阻碍没那么明显。但市场的竞争越来越透明,这个问题就会越严重。
例如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掌握并迅速做出反应,新产品开发的时机把握等。
未来,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这里要说明一下,所谓竞争的加剧,不是说竞争的企业增多了,分食的人多了,而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提高了。
竞争一旦加剧,企业的整体管理都必须跟上,甚至说要先于市场竞争,否则,你撑不住,一旦疲于应付的时候,你的这辆车必须进行大修。
而效率和很多都有关联。例如管理问题。所以,你看,很多公司研究世界知名企业,往往不是研究他的团队,不是研究他的市场营销是怎么做的,广告是怎么投放的,更多的是研究他的管理。
因为,管理决定了效率,才最终决定了未来。
第四、只靠烧钱,没有的盈利模式的企业会死掉
这个问题好理解。例如当前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吹牛很厉害,只做用户数,没有满足需求的核心诉求,靠烧钱来获得关注,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或者存在致命的缺陷。
其实,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的企业,其中牵扯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你的用户是谁?你为他们提供的需求是什么?是强需求还是弱需求?频次高还是低?你所能满足他们的环节,有多高门槛?决定竞争力的是什么?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在此不一一分析了。
我们说,企业真正存活下去靠的一定是现金流和净利润。行业的动荡往往都不是单纯行业的原因,很多时候都和国家整体经济或者世界经济相关联。
这不是我们所能左右,但你要快速转变。
任何行业的兴衰,其本质主要看需求的强弱。而企业的存亡,关键就是看能不能抓住G点。只不过这个G点不太好界定。例如资金链的问题。很多企业摊子铺的很大,但资金没兜住,也可能市场看似正如日中天,但也会死掉。但这种死,一定有资金进来,只不过换了个老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