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下行压力或加剧行业集中与调整
相信在不少人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啤酒行业发展迅猛,几乎是一二线企业与三四线及线下品牌之间激烈的竞争。而到本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二线企业逐步抢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不少中小啤酒企业相继被挤出历史舞台。业内人士表示,与啤酒行业一样,随着白酒行业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及市场经济的作用,不少白酒企业下行压力逐步增大,市场份额逐渐被更有实力、更有品牌影响力的酒企迅速占领,行业集中将进一步加剧。
产能不足 小品牌受益
在业内,对八九十年代的啤酒品牌,有这样一个形容:天子、大臣、诸侯、草寇。称"草寇"产能很小,一般10万吨/年以下,行销区域局限于一个地市之内或者游离于几个县市之间,没有市场根据地;"诸侯"20万吨/年以上,有跨省经营境况,但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和行销战略;"大臣"产能一般在100万吨/年以上,市场战略意识强,跨两个省级以上区域,很有扩张力和竞争力;"天子"具有的市场能力则是垄断基础上的独占,并依托产品品牌和资本合力突破地域限制,广泛分布,形成网状的盈利体系。
白酒亦然。有分析人士称,过去的黄金十年,白酒就像啤酒行业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一样,大大小小的酒厂都在疯狂生产,不少"草寇"品牌甚至小品牌,凭借成本优势,疯狂地争夺一二线品牌触及不到的市场空间,获得盈利。甚至于一些靠向天子、诸侯输送"基酒"的小酒厂,也分得市场红利。
"那个时候,我们一家几十个酒窖,甚至上百个酒窖生产的基酒根本不愁销,有的小酒厂靠受租赁酒窖也能够赚个盆满钵满!"在老家有40多个窖池的梁先生坦言,由于当时"诸侯"品牌产能不足以跟上市场需求,不得不向小酒厂大量收购基酒,以解决产能不足带来的运转压力。同时,一些小品牌也趁机推出自身的产品,分割市场蛋糕。
梁先生说,实际上就像当初的啤酒行业,当"天子"品牌还没有足够的产能占据更广阔的市场时,小酒厂就像当初的地市级啤酒厂一样遍地开花。
大众消费能力提升 加速行业调整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绝大多数县都有啤酒厂,直至本世纪初,不少地区也有啤酒厂,如今却所剩无几,白酒亦然。
"充分竞争的行业必然走过这一过程,因为大众消费能力提高后,大众心理也会走过这个路径,白酒行业或许走上这条路线,当消费者需求从过去原先的喝不上,到喝得上这一变化,最后到可以经常喝、喝得好、喝得有品位、有档次的时候,他们会追求喝得数一数二,喝有品牌的产品,这是整个行业必然面对的消费者需求变化,这背后就是行业必然从分散走向集中的根本原因。"白酒专家、万杰说。千策品牌&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万兴贵说,有人将当前的行业疲软归咎于三公限制、酒驾等因素,其实这仅是表面现象,没有看清市场和产业发展才是根本原因,白酒企业更应当主动去培育消费市场、引导消费。
就啤酒产业而言,本世纪初至今,天子们挟资本和品牌的力量,逐渐由统治城市向农村衍生,将大臣、诸侯、草寇的市场空间逐步占领。随后几乎每一个地级市都有的啤酒厂,至今或倒闭,或被吞并,只有"天子"品牌逐鹿消费市场。如今绝大多数人面对的,都是极少的全国性品牌。
众所周知,当今我国的白酒行业呈现列强争霸的局面,产业集中度不够。万兴贵分析称,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充分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从分散到集中,未来没有品牌影响力、寄生式生存的企业将越来越少,或被市场淘汰,或被大品牌整合掉。"如今不少一二线品牌在向中低端市场衍生,走大众路线,这是一个信号!"万兴贵说,近期陆续曝出的小酒厂纷纷倒闭或挂牌出让,还仅仅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开始,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小酒厂关门,加速行业调整,使得二三线酒企及小酒厂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下行压力 促使行业集中
白酒专家表示,白酒行业在这一轮整体下行背景之下,会给所有企业带来阶段性竞争压力,竞争能力较弱、没有品牌或品牌影响力不够的企业可能逐步退出市场,一线品牌凭借资本、品牌等优势,将逐步占领更大的市场成为白酒行业的"天子",这样有进入有退出的过程就是行业集中的过程。
产业集中步伐加速意味行业竞争在加速,随着这种竞争愈演愈烈,短期内打造白酒行业新品牌,并非易事。"过去的10年有可能投入1就能产出10,但是现在可能投入10只能产出1,甚至血本无归。"茅台镇贵宾酒厂董事长佘兴军说,下行压力促使行业集中,是一种必然趋势。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牌想要占据市场越来越难,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中小型白酒企业一定在此番竞争中会倒下。对此,万兴贵分析说,未来白酒营销系统能力决定最终成败,目前在行业下行期只有系统能力才能把企业最终带上一个高度,白酒行业当前是逆风行驶,系统能力涉及方面很多,如果酒商能够在新背景和环境之下做好企业系统营销工程的打造,也许当前某些较为弱势的品牌,会找到一个熬过寒冬的好路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