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交易所饱受争议
跟炒房不住一样,酒品证券化尤其是红酒投资在中国市场也已然变味。"只炒不喝,成为持续推高红酒交易价格的主要因素"。
由于交易模式与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投资,包括期酒交易所在内的酒类交易平台从一开始面向公众,就遭遇了广泛的争议。
首当其冲的便是以中国期酒交易所为代表的这类完全金融化模式。目前争议内容包括交易所的注册资本、产品虚拟化以及有无第三方监管等。据了解,中国期酒交易所只是某个公司推出的交易平台,带来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据了解,这类完全金融化模式客户可以通过在线开户、在线充值、在线进行申购,但需交纳一定的金。和所有的期货品种一样,期酒有杠杆,并且还是T+0交易。与期货交易不同的是,"期酒"交易时间为每周周一至周日连续7天,每天从9点到21点连续12小时。此外,上市品种的涨跌幅度目前为20%。
然而在推出仅仅一个月之后,该平台上的某些品种就被爆炒。《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尼雅2013"发售价格为每份10元,当前价格已经炒涨到了每份50元左右,短短几十天,上涨达500%。
有业内人士表示,红酒相对于其它金融产品的流动性更差,因此更容易被操纵,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尤甚:跟风的多,懂行的少;炒的人多,收藏家少。
"高泡沫将导致酒品的好景象走到尽头。"资深酒品投资人士高先生表示,国际红酒交易趋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伦敦国际葡萄交易所指数显示,优质葡萄酒指数从2008年夏天的价位狂跌了20%,专家预测仍有下跌趋势。美国第三季度葡萄酒拍卖价格下降了4.6%,这已经是今年连续第二个季度拍卖价以个位数轻微下降。近日,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发布业内份红酒投资交易行业投资报告《寻找红酒投资牛市中的投资机会》。报告表示,五大传统酒庄地位依然牢靠,但是经过前两年价格的大幅上涨,目前主要投资品种价格进入盘整期。
期酒金融化是否会加剧期酒泡沫,也是市场担心的重点。据了解,现在国内期酒投资的方式,与国外期酒投资模式相差很大,炒作的成分太大,"期酒投资并不是稳赚不赔的,历史上出现过期酒和现酒价格倒挂的现象。但现在的期酒理财产品、期酒基金都说每年能10%以上的收益,这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