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行业内酒庄模式基本成型
2014年春季的泸州酒博会上,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又让业界将关注焦点投射于泸州老窖。实际上,正如舆论所猜测的那样--泸州老窖还在打造"中国的白酒酒庄群落"。
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表示,通过建立白酒酒庄,引入国际通用的高端产品形式和标准,既能提升产品的品质价值,还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对品位和个性的体验需求,"我想这将是我们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营销、管理机制"。
白酒酒庄模式初步成型
与张良相关言论相对应的,则是地方与行业内各种力量对酒庄模式的大力推动,很多人据此认定,中国白酒行业内酒庄模式基本成型。
2014年3月25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酒庄联盟在四川泸州成立,这被业界人士认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也从作坊式向庄园式发展迈出了步伐。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表示,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主要是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通过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完善的白酒酒庄制度,树立中国白酒酒庄的整体形象,保护中国白酒这一宝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
王延才介绍说,现代白酒酒庄是在原粮基地建设、工艺保护、科技进步、品质提升、包装设计、品牌塑造、等级评定等方面的严格指标,使白酒酒庄更加符合现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观念变化的发展状态。中国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将促进中国白酒酒庄建立稳定的国内一体化消费市场,引导国内高品质白酒消费的发展方向,夯实中国白酒融入世界烈性酒大家庭的基础,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理论界的观点里,同样认为发展酒庄模式是国际化的一个表现--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就认为,中国白酒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应该向国际接轨,酒庄式发展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延伸。
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则从另一个方面发表观点,在他看来,白酒酒庄不单纯是国际化的表现,同时也是白酒本质回归的表现。
"在国际上针对葡萄酒有所谓酒庄,而在中国传统里,则成为酒作坊、老字号。"宋书玉认为,其实传统的作坊、老字号原本就是以类似于酒庄模式发展而来的,只不过后来规模化、工业化后,以品牌概念取代了字号。如今将其名之为酒庄,实际上仍是对精工化、地域化生产方式的回归。
与张良的观点类似,宋书玉也认为,酒庄白酒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要通过构建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打造中国酒庄酒,开创中国白酒酒庄酒产销趋势,扩大白酒个性化消费;并通过酒庄保护中国白酒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从原料、工艺、贮存等保留其特色。
根据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上透漏的消息显示:目前位于四川纳溪的中国酒镇样板酒庄已初见雏形。规划有30万亩有机高粱基地、万头生猪或肉牛养殖基地、年产10万千升窖池基地、30万千升露天酒库、2.8万千升白酒洞场以及99个酒庄和印象酒镇等多个项目组成。该酒庄既有白酒生产的功能,又具有原料种植的功能,兼具旅游效应,基本实现了中国白酒从作坊式向庄园式的转变。
除了行业协会、理论界的观点之外,诸多企业界人士则认为,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白酒酒庄化模式基本成型,这个以葡萄酒酒庄为蓝本的中国特色,对于企业的意义则在于,为个性化、体验化的形式,为高端白酒谋求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