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之争本质争的是什么?
川黔两地,让整个中国白酒行业都向西南倾斜。
的产区、最强势的香型、的名酒企业……让这里成为中国白酒不二的中坚力量。
而将"西南"二字拆开,川酒和黔酒又是的竞争对手--川酒以占全国四成以上的产量,占据四成以上的营收;黔酒以占全国不到4%的产量,占据四成以上利润。
一个在规模体量上具备压倒性优势,一个在盈利能力上让其他省份望尘莫及。各胜一招、旗鼓相当,才是川酒和黔酒竞争的真味。
这意味着,产量、营收、利润等规模化数据的对比,仍不足以反映当下川酒和黔酒竞争的全貌。既如此,"川黔之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争什么?
川黔之战,品牌之争是基础。
五粮液与茅台,就是川酒与黔酒的缩影。2019年,茅台集团和五粮液集团先后跨越千亿营收,白酒行业随之进入千亿时代。
在深度调整与深化改革之后,五粮液已构建起适应未来竞争的现代营销体系,加之第八代经典五粮液和501五粮液上市,五粮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今年,五粮液又提出要打造"四个标杆",欲在更高层次追求行业。
而紧攥行业定价权的茅台,依然在行业老大的位置上岿然不动。随着新领导班子就位,公司发展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营销扁平化改革的提速,又让茅台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始终保持高速、稳健发展的确定性。
头部竞争之外,川黔白酒梯队品牌之间的赛跑,在今年也呈胶着状态。
在四川省的规划中,"六朵金花"为头部品牌,五粮液之后,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等都位居行业前列,头部阵营结构健康、完善;与川酒头部阵营的百花齐放相比,黔酒梯队断层明显,习酒被纳入"茅台系",茅台更是一枝秀。
再看第二梯队,2019年川酒"十朵小金花"出炉,作为川酒腰部力量被重点打造,川酒"6+10"格局形成。
此前,川酒的结构被叫作"哑铃型",腰部细,"十朵小金花"就肩负着改善这一不健康结构的重担。诞生一年至今,川酒的所有重要场合,都少不了"十朵小金花"的影子。
在四川强有力的支持带动下,2019年丰谷酒业业绩大幅增长,正快步重返;仙潭模式创变,找到用互联网做酒的新路子;小角楼重启全国市场,叙府酒业营收倍增……
"十朵小金花"齐头并进的同时,黔酒第二梯队也呈现整体性崛起的趋势。
2019年金沙酒业销售收入创下新高,确定百亿战略;"酱酒第二股"的目标将国台推向行业前端;珍酒加速涅槃,开启新十年征程,成为"七酱"之一;岩博酒业找到特色化之路,成功出圈;宋代官窖成新晋潜力股;昔日黔酒"老大"贵州醇因为朱伟的到来重回行业视野……
一直以来,川酒的梯队优势都非常明显,但在黔酒品牌此起彼伏的热潮面前,这样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越来越向平分秋色靠近。
其次是资本吸引力的比拼。
1999年,天士力大健康产业集团到茅台镇投资酒厂,今天,国台酒业已站在资本市场门前;
2007年,湖北宜化集团收购金沙酒业;
2009年,华泽集团通过旗下华致酒行竞购珍酒;
2011年,海航集团出资7.8亿元收购贵州怀酒厂,2020年易主国台;
2012年,维维股份收购贵州醇,2019年易主综艺集团;
2013年,娃哈哈投资领酱国酒;
2016年,洋河收购贵州贵酒;
2017年,劲酒入驻茅台镇;
2018年,海银集团称将在遵义投资500亿元布局白酒产业;
2019年,金东集团宣布投资245亿元入局茅台镇;
2020年,巨人集团打造黄金酱酒。
它们中有的风生水起,有的落寞离场,有的易主而活,有的携势而来。
巨量资本前仆后继涌入贵州,带来资金实力、新鲜思维、管理经验,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黔酒竞争力,迅速促使黔酒扩容。借助资本的力量,酱酒价值找到更多传播载体。
在四川,资本目光投射过来的时间要晚一些。
2015年川发展酒业成立;2017年,会展大王邓鸿以环球佳酿杀入酒业,连续整合两家川酒;同年川酒集团成立;2018年,绿地酒业先后进入宜宾、泸州;同年,阿里巴巴20亿元战略投资1919……
从这一层面来看,得益于居高不下的酱酒热,黔酒依然是业内外资本最看好的板块,投资力度及密度远高于川酒。但相比之下,资本对川酒的布局更广一些,涉及白酒产业链上更多环节。
最后,浓香品类与酱香品类的相互博弈与制衡,也是川黔永恒的话题。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浓香型白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早已占据半壁江山。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茅台主导市场这些年里,酱酒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尤其是近两年,酱酒市场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倍以上。
透过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到酱酒价值正加速释放。虽然川酒一直以产区为品质表达,但在香型价值的塑造与传播上,不如黔酒来得雄赳赳、气昂昂。
尤其在《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共同发展宣言》签署之后,赤水河流域作为酱酒核心产区,其价值塑造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不过,川黔的香型之战却不是简单的浓酱之战,"川派酱香"正在快速成长。
一方面是郎酒、潭酒等既有酱酒企业,另一方面是四川正在大力投资酱酒发展,例如投资200亿元的茅溪镇酱酒园区。
"川酒=浓香"的认知局限,终将被完全打破,届时在川黔香型博弈中,川酒是否会多一分赢面也未可知。
上层建筑决定产业生态?
川酒和黔酒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产业生态和发展方向,其中的决定因素,无疑是川黔的产业发展政策。
2018年,四川提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包括食品饮料产业,并将优质白酒纳入全省16个重点产业领域加以扶持发展。
同年,贵州提出"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白酒产业成为压舱石。
在产业定位上,两省都把白酒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但在具体打造思路和发展路径上,却大有不同。
2011年4月9日,贵州、省在仁怀市召开支持茅台酒厂加快发展专题会议,提出"贵州最有名的企业是茅台集团,对提升贵州影响力和知名度发挥作用的品牌是茅台",并强调用5至10年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为"世界蒸馏酒品牌"。
先把龙头做强做大,再带动整个黔酒的发展,这是贵州的主要思路。黔酒的产业生态,无一不是在茅台的影响下形成--茅台品牌代表黔酒品牌、茅台文化代表黔酒文化、政策支持以茅台为核心、人才战略以茅台为重心、原料供给以茅台为首要。
而在四川,"老大哥"五粮液是全省工业领域4家千亿企业之一,四川的目标是把五粮液建成世界著名、中国的现代企业集团,率先成为四川省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地方企业。
而更多时候,五粮液则是和其余五朵金花一起,以"六朵金花"的阵容出现。2019年2月,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等川酒"六朵金花"共同发起成立四川名优白酒联盟,抱团做精川酒技术、做深川酒文化、做强川酒品牌、做大川酒市场,标志着川酒产业开启抱团发展、联动发展阶段。
在对外展示上,贵州有"黔酒中国行",四川有"川酒全国行"。但前者由贵州省与茅台集团共同举办,后者则由四川省与"六朵金花"共同举办。
正是由于川酒具有抱团发展的基因,才在"六朵金花"的品牌影响力基础上打造出"十朵小金花",不仅整个产业梯队铁板一块,在各梯队层级内部,也是密不可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黔酒产业生态分散,不同于川酒整齐的前进节奏,黔酒更似神合。
川黔之战的本质是什么?
黔酒之神合,凝结于一个"酱"字。
虽然茅台在头部阵营一枝秀,黔酒第二梯队品牌争奇斗艳,但最终归于一点,都是在黔酒打造酱酒产区的大版图里。
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贵州孙志刚,副、谌贻琴的出场都是"标配"。此前数届酒博会,出席的贵州省领导阵容、规格也并不低。
从贵州酒博会的领导出席名单,就能感受到贵州对于白酒产业的重视,可谓将白酒产业的发展作为全省最重要的事来做,放到了最高的位置。
贵州在打造白酒产业的过程中,把"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成为酱香品类龙头,输出的是一个贵州白酒产业的整体形象,以差异化的地理、文化、工艺和香型价值打造产区品牌,在产区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表现得可圈可点。
2008年,四川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即泸州、遵义、宜宾所形成的三角地带,区域内汇集诸多名酒。而与四川划定大产区来突出泸州、宜宾等小产区不同,贵州则是"以小见大"。
稍加梳理可以发现,黔酒强调的关键词,往往是赤水河、茅台镇、"12987"工艺、红缨子,而这些已经成为整个黔酒的代表元素。可以说,整个贵州产区都被打上了这样系统化的标签。这意味着即使黔酒各大小企业发展方向不一、路径不一,但是塑造出的整体产区形象却是统一的。
黔酒的强项在于塑造整体产区影响力,而川酒的强项在于经济政策引导力。
今年4月,四川省经信厅印发《优质白酒产业2020年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的通知,要求围绕抓好产业政策引导、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川酒质量效益、抓好重要活动举办、整顿规范市场行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等七大方面,推进白酒产业发展,其中过半都是经济支持政策。
对于腰部企业,《重点任务》首次出台"十朵小金花"专项奖励政策,设置"营收最快增速奖""利润最快增速奖"。
此前,泸州产区更是"一企一策"支持白酒产业发展,新建窖池、新建库区、提升规模、绿色环保、招商引资等都有相应的资金奖励,规模以上酒类生产企业统计人员也有2000元/年的统计信息采集补助,可谓真金白银地推动产业发展。
这场恒久的"川黔之战"里,以之手作为主要引导,四川和贵州白酒产业选择了不同的思路,走上了不同的路径,最后塑造了两个省不同的白酒产业发展能力和产区自我成长能力。
上述川酒2020年的七大重点任务,其实是四川在对白酒产业重新进行梳理之后,赋予川酒产业体系发展的新使命。例如产业融合,就是将川酒放在了更大的经济体系中去打造。
去年,"川酒全国行"行走到第三年,这是四川落实建设"食品饮料万亿级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名优白酒等千亿级产业的重要举措。四川省政 府、各产区、各企业无一缺位,产业聚合的力量正在爆发。
而这种变化在贵州也在上演。
2020年6月,《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共同发展宣言》的签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贵州划了一个更大的"圈",把白酒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置于更大的发展格局中,这是黔酒在产业顶层设计上的又一次突破。
在今年全省两会期间,四川省即提出,"发展现代产业是我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务必紧盯既定方向,打造一批特色支柱产业。"
贵州则提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落实好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年度行动计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两省都在强调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尤其在今年疫情之后,经济发展面临更多可能和挑战,"川黔之战"的本质更加凸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谁能在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中走在前面,谁能在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产业创新中由上至下形成更大的合力,谁就有更多机会在竞争中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