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有关醒酒的知识
通常说,将葡萄酒从一个玻璃容器导入醒酒器的过程我们就叫醒酒,而原来的容器当中将会被隔离出一部分酒液,这些液体当中含有一定的沉淀物,另外一部分"清纯"的酒液就被倒入醒酒器中。
作为侍酒者来说,对于陈年的杯中有沉淀物的酒都要进行醒酒这个流程。而沉淀物的成因可能是特别悠久年代的酒在储藏所造成的沉淀,也有可能是厂家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滤以及澄清工序而造成的,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换瓶"。在如今这个葡萄酒酿造业愈来愈规范的年代,为了去除沉淀物的醒酒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普遍被支持的"空气接触"理论是:醒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酒体中比较粗粝的口感(主要是单宁以及酒体中生成的不必要的硫醇)被打磨得更平滑而适合饮用。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醒酒是让葡萄酒"呼吸"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很多侍酒者都会在将葡萄酒倒入醒酒器当中之后缓慢晃动手腕而让器中的红酒充分地搅动,以让葡萄酒的分子充分和空气接触。有些专家则大力提倡为单宁强度较高的Barolo、波尔多葡萄酒、赤霞珠、波特以及隆河酒醒酒。她还言之凿凿地指出,醒酒过程会对Chianti、黑皮诺和Rioja葡萄酒有负面的影响。
而比较务实的观点则认为,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醒酒不会对酒体中的单宁有什么改变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单宁的柔化应该是在红酒酿造中,整个过程也需要足足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有些作家则提倡醒酒在侍酒过程中的文化和美学意义,而把醒酒过程提升成行为艺术的层面。而有些专家则认定葡萄酒在杯中的晃动和杯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反而更适合于醒酒的过程。
在红酒的历史中,滤酒器早在公元初期就开始扮演着侍酒中的重要角色。最早时候,葡萄酒是从酒桶中直接倒入一个双耳壶,这样只要一位侍者就可以把酒送到活色生香的贵族的餐桌上。
古罗马是最早采用玻璃器皿盛酒的国家,而这也成为上次我为好友挑选意大利玻璃酒具作为结婚贺礼的原因之一:因其悠久的玻璃吹制传统。罗马帝国没落后,主流的滤酒器的流行慢慢转变为铜质、银质、金质甚至陶器,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彩色玻璃制的滤酒器再次唤回了玻璃器皿用具的潮流。
也许是参照了女人身体而进行的设计,稳重宽厚的下身配上细长脖颈的设计也慢慢成为滤酒器的主流,这个设计的好处就是大大增加了葡萄酒和空气接触的面积,让两者之间有充分沟通的空间。除了后来英国玻璃工匠推出了限制空气流量的漂亮瓶塞,滤酒器的形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