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酒对古代诗词创作的作用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酒在古代被人们当做很重要的交际媒介物,人们借酒来传递交流感情,对于大部分热爱酒的文人来说,也是一大灵感来源,是抒发情感的重要象征。表达喜悦空格从中国古代的众多诗词中可以发现,酒常常是用于表庆贺的。一杯

酒在古代被人们当做很重要的交际媒介物,人们借酒来传递交流感情,对于大部分热爱酒的文人来说,也是一大灵感来源,是抒发情感的重要象征。

表达喜悦

空格从中国古代的众多诗词中可以发现,酒常常是用于表庆贺的。一杯美酒,既淳且香,隔壁三家醉,开坛十里香。琼浆玉液、玉液金波正是庆贺的上上之选。

空格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时,这都是值得庆祝的,这时酒就成了必要的助兴良品,用于表达喜悦之情,酒对于中国古代文人们来说,是表达情感的联络剂,是促进诗词创作的催化剂。

空格文人们许久未见,一见面就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酒是战场上预祝凯旋而归的军事动员令,是胜利的凯歌,凯旋后的祝捷酒。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空格李白的"万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等著名诗句,形象生动的表达了酒的庆贺作用。用酒庆贺喜悦之事,更能助兴,兴起而文思自起,进而成就一篇篇的诗词。

减轻分别之苦

空格为远客他乡之人送别,俗称"饯行",也免不了要用酒。古诗文中也体现了这种特殊的文化习俗。白居易《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就体现了这种饯行时饮酒的传统习俗。北宋词人柳永在《雨霖铃》一词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写了一对恋人即将分别时的情景,不仅写了喝酒饯行,而且写出了当时社会专门为人们送别饯行时设置的长亭。这里的酒不仅含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爱怜与祝福,还有对另一方的期待。看来饯行之酒往往因送别对象的不同,包含的内容就有所不同。

空格离别是文人之间常有的现象,文人间的离别总是比较伤感、凄凉的。文人为了化解或是减轻伤楚,常是以酒赠别,把离别的浓浓感伤融于酒中,也是以此作为预祝远行之人的饯别方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赠别情融于酒中,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材料、灵感和兴致。南朝的沈约《别范安成》,表现的是老者离别不舍之情:"及尔同衰暮,非复离别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再持,何以慰相思。"

空格把酒作为日后相思的慰藉,此时的酒不但为创作提供材料,更重要的是灵感的重要来源,即兴、即情作诗。以酒送行从周至明清时代,一直是主要的送别方式。在此期间,也因此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一片冰心在玉壶"。离别之作在魏晋、唐、宋时期具有相当多的,而以酒入诗词,或者是以饮酒为背景而作的诗词亦是不胜枚举的。酒、诗词与赠别,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酒赠别的诗词,在这一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时期的诗词也常体现就的赠别作用。

解忧消愁

空格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尽酒的解忧之功效。"酒助文兴,文助酒香,酒文为伍,似体魂相伴。"从诗中可以看出酒是解忧的良药,也只有酒才能就有,酒与诗词是密切关联的。中国酒业发展到唐宋,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时期的酒文化体现的是酒与文人墨客大结缘,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的特征。借酒浇愁的千古名句更是空前的繁多,不胜枚举。最为耳熟能详的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了"等,这些都体现了古人以酒解忧的习惯和依赖性。虽然不能达到解忧的目的,但却是忧愁之人的一种寄托、一种自我慰藉。在借酒解忧的时候,写成了一篇篇的诗词佳作。

空格辛弃疾在壮志难酬,倍感失意之时,流连于酒堆,写成了《西江月•遣兴》词一首:"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竟是酒催化了诗词的创作,诗词中体现了酒的解忧功效。酒、诗词与解忧,三者密切联系,酒助诗词兴,以酒解忧,诗词中体现以酒解忧。

空格李白《将进酒》中有:"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之句,诗人的痛饮狂歌最后都归结到一个字--"愁"。看来李白喝酒的真正目的在于酒能暂时麻醉自己,以酒浇愁。范仲淹《渔家傲》中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之句,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思家心切而又苦于壮志难酬的守边将士形象,他自斟自饮,同样是借酒来消愁。曹操在《短歌行》中言:"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酒固然不能使人彻底摆脱心中的烦闷、忧虑,但它毕竟可以使人暂时得到解脱。

空格众多的文人墨客尚酒,而他们又是诗词的创造者,这就注定了酒与中国古代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就促进了诗词作品的产生、创作和发展。同时,诗词作品中体现了酒的各种作用,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真可谓是酒助文兴佳章多,文助酒文化的传播并体现其存在的历史及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