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品读从配菜开始
在中国,酒文化主要不是专注于酒本身,而是和酒有关的人与事,会品酒并不会得到职业上的认可,比如被评为品酒师。食物的搭配总是不乏新意。而今在正统的中餐宴席上,原本与西餐形成搭配的葡萄酒也开始在新搭配中有了新生命。人们很快便能发现,这种漂洋过海的果酒,竟也能提升粤菜的鲜味,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葡萄酒对于国人来说当然不陌生,但它助兴和供人拼酒量的作用貌似更大,真正将其味道与中菜进行配搭,让两者都能因搭配而产生化学作用,实际上并非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这般简单。于是,精心的配搭并非出现在一般的餐桌上,而是多出自大师之手。在最近举行的一次波尔多葡萄节上,来自香港的大厨就演绎了一把粤菜联姻葡萄酒的盛宴,精致的粤菜佳肴,如蟹盖菇菌口饭,或是豉椒爆炒鸡球,小炒或是焖食,都可以与醇厚而圆润的酒品相搭,而广式叉烧,也可与甜葡萄酒相搭配,葡萄酒中所散发的甘酸酒精味能更消腻,提升肉质的鲜味。
但是,如何搭配才更合理?哪种搭配法能更凸显菜品的美味?怎样搭配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甚至能产生愉悦的心情?实不相瞒,在酒配菜中,至少在葡萄酒配中菜中,至今仍没有这样一条搭配准则,喝酒和品菜,往往分裂开来,酒更多的功能是调节气氛,而非让味蕾享受酒菜之间搭配的和谐美味。
事实上,在国内并非所有酒配菜都毫无规律原则可言,以酒蟹之搭为例,人们往往选择花雕酒与大闸蟹相配,而并非葡萄酒或白酒,约定俗成的饮食习惯,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将最熟悉的食物与酒水进行合理搭配,这样一来的搭配法则,虽没有所谓的标准,也并未被所有人所接受,但它至少和悠久的中华饮食文化相关联,它是前人们食蟹的有关经验。
在国外,精通葡萄酒的人往往带有贵族血统,抑或拥有一定社会地位,要读懂葡萄酒文化,懂得其中最精妙的之处,懂得红、白、桃红葡萄酒不同年份不同酒庄的出品高下,懂得如何进行酒配菜,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熏陶,因为在国外,品酒并非只是闲暇之余的一件小事,而是品味葡萄酒文化乃至欧洲历史文化的一种途径。不同的是,在中国,品酒的文化主要不是专注于酒本身,而是和酒有关的人与事,会品酒并不会得到职业上的认可,比如被评为品酒师。但能喝酒的人却能成为老板身边可靠的人,因为敢喝能喝,意味着性格直爽、率真,为人诚恳。而真正品酒的行为,往往被认为附庸风雅。
和中餐走入标准化经历了漫长路程一样,酒配菜的普及也需要一段不短的历程,至少在品酒方面,本土的白酒、黄酒等,应该从扮演助兴的角色回归本职,让人能品味出酒中最质朴真实的味道,使其与食物的搭配也变得更多样,更富有变化。当我们在研究葡萄酒如何与中菜搭配的同时,不妨也将自家的酒拿出来真正品味一番,看它们与哪些菜相搭更合适,毕竟了解家门口的酒要比品懂国外的酒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