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顶”次高端 区域酒企能笑着走下去吗?
关于次高端市场的发展潜力,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容量在未来可能达到1200-1500亿元的规模,但目前,却只有200-300亿元的份额被瓜分。在最近的中秋调研中,普遍行情"一般"的情况下,33%的读者朋友表示次高端增长最明显,超过了高端与低端。
据微酒记者观察,除剑南春、舍得、水井坊等代表品牌之外,次高端市场的确尚有大量席位"名花无主"。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次高端被视为酒企的新战场。于区域酒企而言,次高端更是其跳起来就有望顶到的市场,是其与全国名酒"叫板"的阵地。
某业内人士直言:"次高端对于地产酒来说,是最后的发展契机。抢得一席之地则生,未能奠定地位则亡。"
01、区域强者,全面打响次高端"保卫战"
当前,次高端白酒市场主要由全国名优酒占据,剑南春(水晶剑)、郎酒(红花郎)、水井坊(井台、臻酿八号)、汾酒(青花系列、金奖20年)、沱牌舍得(品味舍得)、洋河(M3、天之蓝)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品牌。
与此同时,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两家酒企也正在通过系列酒和泸州老窖特曲,不断加大对次高端价位段的覆盖。
毫无疑问, 在全国名优酒来势汹汹的进攻之下,区域酒企如果想要在次高端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直面竞争。2018年上半年,区域酒企业纷纷以价格调整、推新品等方式,揭开了"次高端之战"的序幕。
以下,是微酒记者梳理的部分区域酒企在次高端市场的作为。
调价格,增强次高端市场"话语权"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推新品,再建次高端市场"抓金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定策略,发布次高端抢夺战的"行军令"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02、破局"生门"?区域强者剑指一处的逻辑
综合上半年各地方酒企的动作来看,进攻次高端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区域酒企的"必修课"。这些区域强者为何统一发力次高端市场?在行业人士看来,主要有这样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次高端市场扩容,广发酒企入场券。
数据显示,目前中端酒的市场容量约为2000亿元,随着5亿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这一价位段的产品需求将向次高端上移。据推算,次高端市场每年的增速将达到10%。
消费升级推动价格带上移的同时,高端产品的提价也拓宽了次高端的价格区间。茅台、五粮液等高端产品的提价,拉高了白酒价格天花板,使300-800元这样一个巨大跨度的市场在短期内形成。
而在这个跨度巨大的市场里,基数是非常小的,过去只有剑南春、洋河、舍得、水井坊等较具代表性的品牌。故而在一定时间内,这个市场的增量将非常可观。从2017年数据来看,白酒行业用增长6%的产量实现了36%的盈利利润,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次高端市场表现抢眼。
跨度大、增势强劲,次高端市场给行业留下了很多机会。盛初咨询董事长王朝成称"次高端是价位升级的黄金地带",并表示"参与者是可以很多的,既有全国性的名酒,也有地方性名酒。"
如此一来,区域酒企焉能不拼命抢夺次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另一方面,名优酒下压,区域酒企借此谋破局之道。
除大环境因素之外,还有行业人士认为,区域酒企发力次高端是其发展所绕不开的主题。
近几年,随着名酒企业复苏,行业逐渐回暖。但同时,名优酒企业对全国市场的倾轧也日渐加重。在产品价位段以及品牌知名度上,名优酒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区域酒企必须通过次高端品牌的塑造来避免被名酒企业"盖帽"的命运。
那么,怎样价位段的产品能够带领区域酒企突破封锁呢?
首先看高端产品。在黄金十年,区域酒企大都有自己的高端产品。但随着市场下滑,这些产品一夜间销声匿迹,即便是茅台、五粮液等一线酒企,也不得不采取降价措施来度过不稳定期。时至今日,高端产品的新局面已经基本成型,这些产品基本来自名酒企业,广受消费者认可。"高端产品考验的就是品牌影响力,很明显,区域酒企在这方面竞争力欠缺",有行业人士如此表述。
高端产品利润高,但操作难度大,价格管控一旦不稳,产品就容易夭折。同时,高端产品面向的竞争对手是茅台、五粮液等巨头,市场培育的投入极大,区域酒企如果没有充分的资金,很难做。
再看中低端产品。过去,低端产品主要是靠低价形成规模销量来累积利润。但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人口红利的减少,再靠销量拉动规模已经不现实,酒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挤压式增长。
在这轮增长中,名酒企业大举下沉,加大了渠道投入力度。对于名酒企业而言,区域酒企就是被挤压的对象。大多数的区域酒企受困于300元价格带以下,在此价格带里,区域酒企间间的优势基本相同,长时间的充分竞争,可能带来产品价格穿底、利润下滑等一系列问题。况且,中低档产品的利润本就不高,若以中低档产品作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后续增长乏力是可以预见的。
幸运的是,对于当前区域酒企"上不易上,下不易下"的局面,次高端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
今世缘、迎驾、古井是目前已在次高端市场获利的酒企,它们的业绩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今世缘在2018年半年报中提到:"营业收入变动主要系本期销售特A+类(指含税出厂指导价300元以上)产品增长所致。"
从这一结果来看,次高端产品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可行性已被证明。
其一,从市场容量来看,次高端300-800元的跨度拥有足够的包容性。这一点在上文有所表述。尤其在进驻者还不多的前期,操作难度相对较小,越早进入越有利。
其二,从价格及利润来看,次高端这个价位段的增长是可持续的。王朝成曾在描述次高端价格增长性上这样说道:"大家想想看,你卖300元的产品,可以涨到350元。你的价格升级是不可能太快的,要是你涨到450元,就没人要了,市场就崩溃了。它一定是小幅上涨的,当它小幅上涨的时候,其实它的可持续性空间是很大的。从350元涨到500元,涨到600元,它的比例是每年涨10%。这样一来,对利润的驱动是很大的。"
其三,从对公司产品线的完善与带动来看,次高端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价格代表着价值。次高端的价格引领作用,将作用于整个公司的品牌发展。一方面,次高端价格上延了产品线,拔高了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次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也将反哺于低价位产品,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其四,次高端市场的突破有助于酒企突破区域限制。随着次高端产品被消费者的认可,区域酒企将有望借此谋求全省化发展,走出去。
03、鏖战次高端,决胜关键是什么?
我们在看到次高端市场的前景和机会时,也应看到,当前在次高端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无不经过多年耕耘。并且,随着众多酒企的涌入,这一价位段的竞争压力也会不断加大。故而,区域酒企想要在300-800元区间站稳脚也不是什么手到擒来的事。
从消费者层面来讲,次高端品牌的认知一定会在持续的竞争过程中形成,换言之,会经历较长周期的品牌鏖战。
从价格区间来看,次高端横跨300-800元,这给品牌操作带来了难度。不同的区域酒企需要去摸索究竟哪一个细分价格更适合自身发展。
有行业人士认为,在次高端价格带里,500元以下更加适合区域酒企布局,500元以上则属于全国性名酒企业。但世事无绝对,在微酒记者看来,首先布局哪个价位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区域酒企一定不能放弃在这个价位进行凶狠、坚决的冲击。
除了要坚定在次高端市场"干一票"的信心外,有专业人士表示,区域酒企与全国名酒在次高端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或在渠道效率。
在渠道方面,区域酒企拥有先天短链的优势。但在渠道扁平化建设的背景下,名酒企业对渠道的掌控力也在不断加强。区域酒企和名酒企业谁在渠道效率上更胜一筹暂时还不好说。
同时,经销商表示,从终端来看,目前大家的做法都"差不多",无外乎陈列、返点等传统方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渠道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在减弱。
对此,有经销商讲述了这样的例子:消费者来店里选宴席产品,虽然店员对某款产品进行了大力推荐,但最后,消费者还是选择了平时宴席上被广泛饮用的另一款产品。
在此情况下,为了协助提高终端效率,有行业人士认为,可以从消费者层面入手,先搞定消费者"口感认同"的问题。据调查,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效果最好的就是品鉴。"初步体验酒质之后,再搞文化体验,基本就能把消费者口感搞定",该人士补充道。
相较于名酒企业,从品鉴再到文化体验,对于有着地缘优势的区域酒企来说无异于一张"亲情牌",操作起来难度也相对小一些。同时,区域酒企还可以积极融入当地大事件,多在父老乡亲面前"露脸"。毕竟,有机会走进酒厂或其他与企业文化相关之地的消费者是少数,辅以品牌宣传,更能够扩大这种体验的影响。
万丈高楼平地起,次高端市场虽然广大,但争夺也注定是长期的。对此,有行业人士提醒,区域酒企做品牌切勿好高骛远,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尤其在资本进驻之后,贪功冒进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