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酒抱团发展新政落地难 徽酒如何做大?
当下白酒行业的混改正如火如荼,山西的汾酒、河北的衡水老白干已经迈开步子,四川、贵州企业也都有了现实路径,而作为名酒集中地的安徽,改革的步子却慢了很多。
近日,安徽省经信委发布了《安徽省"十三五"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称将支持安徽省重点白酒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白酒企业集团。规划称:未来将挖掘本土白酒的文化底蕴,培育壮大徽酒品牌,大力推广徽酒品牌,提升徽酒知名度和忠诚度,打造徽酒品牌新形象,推动徽酒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冲进白酒行业第一方阵。
规划显示,安徽省发改委志在让徽酒产生"第一阵营"的大型酒业集团,此前,古井集团也明确提出要"冲刺百亿,回归三甲"的目标。
然而,现实问题是徽酒阵营内古井贡、口子窖、迎驾贡、金种子等均为上市酒类公司,体量不小,相互间的并购重组难度很大,除非是安徽省政府以行政力量介入企业的并购,否则基本没有可行性,但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能否卓有成效?
如果抛开四家上市公司,徽酒领头企业对省内中小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有一定的可行路径,但这种增长模式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用不大,效果不明,古井贡舍弃省内企业而收购湖北黄鹤楼酒业足以说明这一点。
所以,安徽省政府出台的这一发展规划或许有政策优势,但实际意义并不明显。
组建大集团,不现实
《规划》称:未来,安徽省制造的食品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比提升至50%,农副食品加工业比例降低,实现食品产业由初加工为主逐步转向高、低附加值产品均衡发展的局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组建大型的集团公司。
那么,徽酒是否真的需要一家大型酒业集团来彰显整体实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尤其是在当下徽酒"群狼效应"凸显,简单粗暴的组建大酒业集团并不适合眼下徽酒的市场竞争。
记者调研发现,作为政府部门安徽省经信委确实有打造"大徽酒集团"的想法,作为安徽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的牛弩韬此前还任职亳州市市长职务,可以说对白酒产业尤其是古井集团极为了解。
但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不能靠着政府的"一腔情愿",在政府层面上,记者注意到在安徽省政府于2009年颁布的《安徽省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有这样的表述:"整合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白酒企业,组建强势企业集团。"但显然,这样的规划目前还只是落到了纸面上,并没有有效形成从政府到企业的政策扶持和产业推动。
2012年,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曾发布《安徽省白酒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报告》,报告明确表明:安徽省内的白酒生产企业众多,存在市场竞争过度的情况,这种局面造成白酒产业过于分散,削弱了省内大型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原本有限的财力、人力资源投入在省内市场竞争中,特别是与省外大型白酒企业相比,安徽白酒行业缺少特大型龙头企业;同时,主要白酒产品结构偏重于中低层次,省外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高。
《安徽省白酒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报告》也指出,"安徽白酒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能力及企业规模扩张能力,实施大集团、优品牌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组建大型白酒集团。"
这份调查发布的时间在2012年,也是整个白酒行业黄酒周期的末年,彼时,省内古井贡、口子窖、迎驾贡和金种子、宣酒等正异军突起,古井贡已经后来居上成为徽酒新的"老大哥",销售规模也接近40亿元。
不过,放到整个白酒行业横向对比看,2012年是白酒"百亿俱乐部"最为昌盛、成员最多的一年,这一年,茅台、五粮液还在百亿之内,同样处于百亿的还有泸州老窖、洋河和后来居上的郎酒和汾酒。显然,古井贡被落下了一段不小的距离。
而这一时期,或许也是组建"大徽酒集团"的最佳时期,彼时尚未上市的迎驾贡和口子窖体制还比较灵活,市场也多局限在省内,政府主导企业并购效仿江苏的"苏酒集团模式"尚有可行,但依旧阻力重重,未能成行。
企业不积极,政府再积极也无济于事。况且,2015年伴随着口子窖和迎驾贡的陆续上市,这种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则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