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李景明:我们有能力为当代世界 贡献一个超级消费市场

发表于:2024-12-04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04日,10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开幕,在众多行业专家的见证下,这场大赛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微酿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协果葡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

10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开幕,在众多行业专家的见证下,这场大赛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微酿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协果葡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果露酒评委李景明进行了专访

记者: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葡萄酒行业来说,主要特点是什么?您如何评价?

李景明:现阶段我国葡萄酒的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但是伴随整体经济调整,还会不断地震荡,但与中国白酒争夺青年人市场之势已初露倪端。

我国的葡萄酒酿造水平两强两弱:酿造水平高、栽培水平低;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东高西低,与实际需要脱节之态越来越严重。 但最终都是由于行业内经济利益分配造成的,希望国家要减税、企业要养人。

记者:那从您的角度来看,一个市场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要的是什么?

李景明:葡萄酒的生产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记者:关于进口酒与国产酒之间的竞争问题,很多人的观点是,进口酒有一定优势,并对国产酒形成了冲击,您如何解读?面对压力,国产酒如何应对?

李景明:我们习惯说葡萄酒是舶来品,它具有欧洲旧世界国家文化和宗教的内核,这种内核如同一件宽大不合身的燕尾服,穿在中国人身上。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的、自我完善的,都是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对待葡萄酒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信。

当下,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竞争,表面是价格的竞争,品质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我们能不能脱下这件宽大的燕尾服,换上合体挺透的中山装,显示出我们的精气神?这才是这场竞争的关键。葡萄酒再不能依赖舶来的文化和狭隘的养生保健理念支撑前行,这些不是可持续的内核。我们完全有能力为国产葡萄酒注入中华饮食文化的元素的。

一方水土一方物产,一方物产养育一方人。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建立起来的中华饮食文化,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膳食结构,喜甜不喜苦的膳食习惯,必然造就了与欧美不同的饮食结构和需求。只有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的口味需求,希望更多的酿酒师、企业主们,敢于对舶来的葡萄酒文化进行修正,不要一味追求旧世界葡萄酒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风格,落入圈内满堂彩、消费者不买账的怪圈之中。世界上少有中国这样多民族、多地区餐饮风格迥异的国家,这为国产葡萄酒与众多人群、众多地区不同的餐饮风格搭配,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这是进口葡萄酒天生、不可修补的缺陷。

记者: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开幕在即,您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看法?

李景明:一带一路,意味着开放--开放的心胸接纳世界,兼容并蓄的心态主动融合外来文化,自信地脚步迈向世界。大赛的交流只有短暂的几天,希望思想的碰撞持续影响着行业。

记者:这次在房山产区组织这个活动,对于这个新兴的产区,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李景明:虽然行政执行力短期内已经促成效果,但是,作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更应是依托自然条件而形成的,这样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记者:作为首次以国际葡萄酒行业大赛为基准的活动,您认为这对于中国葡萄酒的发展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李景明:只要有不同的思想、观点在碰撞,这样的大赛对中国葡萄酒发展就有积极的贡献,这种碰撞越激烈,其贡献也会越巨大。

记者:大赛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古世界"产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

李景明:存在即合理,这是上天的巧妙安排;名字不重要,发展才是硬道理。

记者:您作为专家顾问,对于这场活动有什么期待吗?

李景明:让更多人参与,让消费者知晓。让更多人相信,我们有能力为当代葡萄酒世界,贡献一个超级消费市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