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酿酒史:如今未能拨乱反正的冤假错案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中国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每朝每代都会在酿酒技术和工艺上进改进和创新,然而在酒行业有一个非常特的词汇--,主要是指跟大众的口味进行调配,稳定酒的口感和质量,然而就是这个词汇,一直被人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每朝每代都会在酿酒技术和工艺上进改进和创新,然而在酒行业有一个非常特的词汇--,主要是指跟大众的口味进行调配,稳定酒的口感和质量,然而就是这个词汇,一直被人们误解,甚至上黑名单。其实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酒都是酒,可是没有那个商家敢标注自家是酒,都堂而皇之称原浆酒,这不是可笑吗?本来是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工艺,而在市场面前尽量回避。在这里小编就要为该词进行拨乱反正。

  技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在周朝。

  《周礼·春官·司尊》载:"盎齐涗酌,凡酒修酌"。《礼记·郊特性》载:"盏酒涗于清","明水涗齐,贵新也"。涗,古同"挩"。古人的解释有多种,其中有人说:"凡酒初成皆浊,以清者和而泲之,谓之涗。"周朝时酿酒,渣与汁同饮,故曰齐,分五等,盎齐是第三等。盎齐用来祭祀,不能混浊,必须加工,加水(有说酒)过滤澄清。"凡酒修酌"一句,古人注释说,平常人吃的酒(齐),用来作祭祀供品,必须"修治之,以致其味"。这些记载说明,周朝时人们已经懂得初酿出的"基础酒"进行再一次的加工--掺入液体混合物、评尝来提高酒质和口味。北宋苏轼《酒经·酿酒》由载:"投(酿)者必屡尝而增损之,以舌为权衡也。"初酿酒,烈而微苦,三投(酿)而后平和。"以舌为权衡",在当今、调味和评酒工作中仍然如此。当然。古代那些都算不上是,可是那种提高质量、口味、注重尝评的思想和作法应为滥觞吧。

  文言文可能很多人不容看的懂,上面整段话的意思是,原浆酒一般度数很高,最高能达到80%口感参差不齐,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来进行调和,达到酒体丰满,风格稳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