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天山脚下采葡萄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一把剪刀,一副手套,一个塑料筐,记者加入了采葡萄的队伍。9月下旬,张裕公司在新疆天山北麓的7万多亩酿酒葡萄进入采摘旺季。记者随张裕公司员工来到石河子市的种植基地,体验天山脚下采葡萄的感受。37岁的张成

一把剪刀,一副手套,一个塑料筐,记者加入了采葡萄的队伍。

9月下旬,张裕公司在新疆天山北麓的7万多亩酿酒葡萄进入采摘旺季。记者随张裕公司员工来到石河子市的种植基地,体验天山脚下采葡萄的感受。

37岁的张成利正忙着在他承包的葡萄园里采摘葡萄。除了亲戚、邻居们过来帮忙,他还雇了五六个四川省的妇女做采摘工。女人们戴着花头巾,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晃动着,远远望去,一幅美丽的图画。

采摘葡萄,看上去很美,但真干起来却挺累。人必须半蹲着,从茂密的叶丛中剪下葡萄串,还要用剪刀把个别坏掉的葡萄粒去除掉。新疆的阳光炽热,十多分钟之后,记者已经是满头大汗,腿也开始发酸。

一边剪葡萄,记者一边和张成利聊起了天。

"你的葡萄不用农药吗?"记者好奇地问。

"这是有机葡萄园,只喷洒纯天然的矿物质石硫合剂,其它农药一律不用。而且不能用化肥,我这地全施的是牛羊粪等。咱新疆就不缺牛羊粪。"

张成利承包的葡萄园有68亩,其中有机葡萄园20亩。他从2002年开始种葡萄,一晃九年过去了,其中的酸甜滋味让他感慨不已。

"刚开始的时候,种葡萄和种苞米差不多,只重产量不重质量。市场行情好的话,还可以卖掉;市场行情稍一差,像2004、2005年,便宜也卖不掉。"

"最惨的时候卖多少?"

"2005年,一公斤1元多一点。"

"还赚钱吗?"

"保本就不错了,一年白忙活。"

情况就在2009年发生了变化。石河子市引来了行业龙头张裕公司,在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收购价格等方面,展开了战略合作。张成利次知道了"以糖计价"这个词,也尝到了以质论价的甜头。

"去年我的葡萄糖度是24.8,接近它最高的要求了,一公斤4.46元。今年比去年还要好。"张成利很得意地说。

"前年他纯收入8万,别人都叫他'张八万';去年过10万,又改喊'张十万'。不知今年喊什么。"一旁的农八师152团10连连长杨帅开玩笑说。

张裕公司的葡萄基地主要位于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利于糖分积累,而且土壤富含矿物质,种出的葡萄糖度高、品质好,具有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得天厚的地理条件。目前,农八师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和张裕公司合作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

相比较以前的棉花种植,酿酒葡萄收益更高。农八师152团团长王东旭介绍说,去年全团葡萄亩产量在1到1.2吨,葡萄平均含糖量23度多,每公斤收购价3.55元,除去各种成本费用,一亩地纯利润2000多元。而棉花一亩地的收益大概在600到1000元。

缺水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难题。在张裕基地,葡萄用水量却大幅减少。张裕总农艺师程国利博士介绍说,由于推行科学灌溉理念,葡萄只浇一道花后水,比以前的四次灌溉节水40%。

"我们农八师以前300万亩耕地中70%种棉花。引进张裕后,开始大面积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果蔬园艺业,目标是到2015年发展酿酒葡萄30万亩。"农八师副师长谭建新告诉记者:"新疆建设有规模化、集约化的体制优势,与张裕合作建设葡萄基地,做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园、专业化管理与统一销售,能使这种体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一个小时后,记者才采收了一筐,而熟练工已经采了五六筐了。"以后推广机械化作业,连葡萄采收也不用人工了。"程国利说,张裕公司正在研究葡萄种植采摘的机械化,埋土、打头的机械已经做出来了,明年研制采收机械设备,后年将在农八师推广。

收来的葡萄都运到哪儿去了?建在基地旁的张裕巴保男爵酒庄的葡萄压榨机已经开始运转。为提高新疆酿酒葡萄产业化程度,张裕投资上亿元建设酒庄,作为高档酒生产基地,现已建成2个联合加工车间,今年年底全部投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