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进口葡萄酒“蜜月”之后的困惑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进口葡萄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了解,曾经的神秘外衣逐渐褪下,回归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口葡萄酒应如何取悦中国本土消费者,经营一份长久稳定的"幸福"呢?自2006年开始,进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进口葡萄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了解,曾经的神秘外衣逐渐褪下,回归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口葡萄酒应如何取悦中国本土消费者,经营一份长久稳定的"幸福"呢?

自2006年开始,进口葡萄酒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陡然加速,世界各地的酒商几乎都匆匆搭上去往东方的航班,希望从那里找到新的机遇和财富。个中原因并不复杂,在全球葡萄酒市场趋于稳定的背景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驱动全球酒类产品消费量增长的重要动力。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为28.6万千升,进口总值超过79亿元。

进口葡萄酒不仅来了,而且很快与中国消费者一见钟情,彼时,进口葡萄酒在很多人眼里就等同于身份和品位,虽然说不清新世界与旧世界的差别何在,也不去讲究菜品与酒种的搭配,但仅是那张写满洋文的标签,便足以给人带来莫大的精神愉悦,与雪碧一下便爽快干杯,那正是进口葡萄酒与中国市场充满激情的"蜜月"缩影。

然而,不和谐音很快便接踵而至。由于缺乏相关的质量等级鉴评手段和品牌意识,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渐生,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朱思旭将之归纳为以次充好、知识产权和非原装进口三个方面。首先,部分进口葡萄酒在产品标识上做文章,用质量等级较低的产品冒充优质产品;此外,还有部分非原瓶进口葡萄酒,经国内灌装后便堂而皇之以"原瓶进口"自居,而"港澳一游"的造假、售假方式尤其令人防不胜防,简单来说,就是在内地生产的假冒产品,经不法渠道流入香港、澳门等地,很多消费者由于鉴别能力不足,习惯性地认为在香港、澳门买到的葡萄酒安全可靠,大批购买,无意间成为假冒进口葡萄酒的受害者。

上述种种消极现象的不断累加,令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一部分消费者甚至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它,有些人谈"拉菲"而色变,有些人在商超中对百元以下的进口葡萄酒心存疑窦,宁可错过性价比出众的产品,也不愿惹假酒上身。

几年的"蜜月"期,令进口葡萄酒与中国市场亲密地结合到一起,但现实中的种种困惑却成为影响其"感情"的危险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