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回归主业实乃明智之举
世界酒文化中,中国酒文化作为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酿造工艺,无可争议地登上世界酒文化的,但令人尴尬和遗憾的是,中国白酒品牌在海外一直跳不出华人的圈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中国白酒品牌国际化的步伐?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将以怎样的文化符号呈现在世界名酒的舞台上?
在酒中加入时尚文化元素
许多人认为,中国白酒无法走出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白酒的口感,外国人不喜欢喝中国白酒。但是,大家试想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曾一度觉得啤酒是"马尿水",但现在,喝啤酒已经成为最普遍不过的事情。
中国更是以世界啤酒消费大国立于世界啤酒市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世界啤酒巨头改变中国人喝酒习惯一样,去引导世界各国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尝试喝中国白酒?
据《北京商报》日前报道,众多白酒企业纷纷回收资本加码主业。水井坊拟剥离郫县房产项目;酒鬼酒在投资地产3年后将地产公司股权转让;金种子酒将地产业务转给集团公司,实现上市公司全线退出地产业。
白酒企业集体撤离房地产领域。一方面,数据表明白酒业的盈利能力已超越地产业,其毛利率在食品行业中一路。根据中报资料显示,白酒业的毛利率高达60%到80%,而房企巨头万科的毛利率才为32%。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万科净利润36亿,而贵州茅台集团高达6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7%。另一方面,中国的房地产业正遭受着的严厉调控,从到地方,各种限令犹如"紧箍咒"一样让行业前景堪忧。虽然有些专家鼓吹地产还能繁荣20年,但日本、美国等的历史教训已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现在,连一些专业房企都渐渐HOLD不住,纷纷采取优惠、降价措施回笼资金。对白酒企业而言,在更为复杂、涉及面更广的地产业中只能算是新人,连"地产大哥"都走不通的道路,对酒企来说风险更大,与其深陷未知的泥潭,不如趁势回归主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专注于主业发展,还是寻求多元化的战略,历来是世界各大企业在发展至一定规模之后面临的两难选择,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则取决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以及经济环境,并无统一的答案。
2007年-2008年股市、楼市最火爆、最疯狂之时,几乎所有企业都觉得做主业太辛苦,不如进行股权投资和房产投资回报来得多、来得快。白酒企业也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这几年来,股市虽然节节败退,但房产市场却欣欣向荣,不少酒企可谓经历了一次"幸福"的地产之旅。
2009年出现世界经济危机之时,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就白酒企业如何抵御金融风暴提出过,企业务必要保持低负债、高现金流,停止投资,以退为进,过了危机再谋发展。
白酒企业要沉得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投机的领域非常多,但实业企业不能因为自己手上有了闲钱就朝秦暮楚,而应该踏踏实实做好主业。
房产业下一步走势到底如何一切都还说不清,集体撤离是不是杞人忧天还有待验证。但是,白酒企业在这重要的选择关头能够"醒酒",回归主业实为明知之举。
对白酒企业而言,将毛利率控制在合适的程度才是对民众的交代,追求和继续保持高额的毛利率不能是回归的动力。不是所有的酒都要打造成为高端的奢侈品牌,不是只有不断涨价才是品牌的象征,才是身份的象征,白酒不应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符号,而应该是全民共享的消费品。
亲民的价格一样能获得巨大的市场。比如电信行业,三大运营商家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总用户数接近全国人口,他们的产品价格一跌再跌,利润率连年下降,可他们的发展却并未因此而受到丝毫影响,依然连年创出新高。
白酒企业要尽可能地不断推出更多的品种,适应于不同消费能力的民众,让所有的民众都能享受到美酒佳肴。
白酒企业要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于构建多姿多彩的和谐社会,以更好的工艺、上乘的品质,将我国的白酒文化发扬光大,将更多的民族品牌带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