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积淀推动"北酒文化"发展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从2003年开始,白酒行业连续9年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2011年比2010年销售收入实现了30.7%的增长,创造了可观的利税。不过,中国的白酒行业发展到今天却面临着并不乐观的形势产大于销

从2003年开始,白酒行业连续9年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2011年比2010年销售收入实现了30.7%的增长,创造了可观的利税。不过,中国的白酒行业发展到今天却面临着并不乐观的形势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这些都已成为酒企发展的困境。白酒企业不仅面临着来自洋酒、葡萄酒等其他酒品的挑战,更要面对来自企业之外的资本挑战。所以,紧迫感与危机感日益严重。

白酒企业要想寻找出路,我认为"品牌支持、文化先行"的发展战略必不可少。要想突破困局,白酒企业应该达到酿造生态化、风格个性化、品种多样化、实现机械化、迈向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要酿造出原汁原味的优质酒品,要酿造出多曲种、多香型的优质酒品;要生产出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各类酒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买得起、喝得着;要通过实现生产机械化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要通过发掘、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做优做强产品品牌,以"文化先行"的方式走出本地市场,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市场中不断发展自身品牌。

宁河古镇芦台位于天津的东北部,酿酒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建制时间并不算悠久,但一千二百年前已有烧酒坊出现,这里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足且水质良好,农作物中以红高粱为主,也种植有白高粱及豆类作物。所有这些都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十三世纪中叶,蒸馏酒技术传入中原,天津芦台很快就发展成为北方白酒的制造中心,宁河烧锅酒作坊就此兴起,前店后厂式的酿酒业模式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酒旗林立,酒市飘香"的芦台由此成为北方白酒的发源之地,其中存续时间最长的老店就属距今350年的"德和酒坊"。1972年,中国白酒专家周恒刚亲自指导企业研制出了我国代麸曲酱香型优质白酒芦台春,开创了中国多曲种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先河,2010年芦台春被评为津门老字号产品,2011年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所以说,百年德和可谓"北酒之冠",不仅亲历沧桑历史,更见证北酒文化之发展曲折。

近年来全国白酒市场发展迅猛,整体行业在产、销、利、税四大方面有了巨大提高,去年全国白酒产销总值达到1370多亿元,相比之下,天津白酒市场的发展趋于平缓。虽然天津在全国范围内算不上产酒大市,津产本地酒品的整体发展规模小,但天津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与深厚的酿酒文化底蕴,拥有大量潜在消费群体,白酒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天津这个市场也就成为全国知名优质酒品积极抢占的市场阵地,由此影响到了津产本地酒的品牌发展。2012中国(天津)首届白酒文化论坛的召开,对发掘天津白酒文化内涵、促进天津白酒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白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由国人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酒业的发展有赖于农业的发展,我们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是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收与否影响到酒业的兴衰,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促进酿酒工艺的提升。中国的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的历史地位,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中国酒文化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具有350年历史的德和酒坊就是天津酒文化发展的极佳例证。依托于天津白酒重要发源地,来自德和酒坊的"芦台春"能够树一帜,开创津产多曲酱香型白酒之先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天津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所谓"北酒"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文化概念。它与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北方是我国种植高粱的起始之地,是酿造白酒的原料来源之地。而且北方多风沙,气候干燥,想要造酒只能烧锅蒸煮、入窖发酵、人工蒸馏而成。所以蒸馏技术的传入与推广,使得北方白酒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芦台是北方白酒"制曲"之源,而"北酒之源"话芦台,是要借势打造天津"北酒文化"事业,挖掘天津"北酒文化"深藏的历史积淀,从而将"北酒文化"的历史传承发扬光大,推动"北酒文化"的持续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