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白酒业需发扬名酒精神
"这是一个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句名言。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目前的白酒行业,亦是如此。
之所以是的时代,是因为经历几代人的探索、实验,给我们留下了"名酒精神"这样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白酒行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之所以是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在整个白酒行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我们竟然背弃了这种精神而渐行渐远。
那么所谓的"名酒精神",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我认为,它是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正如西凤在中国传统三大香型之外树一帜,创新性地将"凤香型"这一新的标准引入白酒行业,成就"香飘四海,誉满九州"。它是不辞其责的精神。正如茅台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首次将其代表的中国白酒和博大精深的中国白酒文化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带领中国白酒走向了世界,开辟中国白酒历史新篇章的精神。
即便是到近些年来,茅台的几次大幅涨价,都带动了其他白酒品牌的跟风,从而改变了白酒的消费结构,这种精神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它是始终如一的执着精神。正如泸州老窖百年来对浓香白酒技艺的传承与坚守,是泸州老窖在行业浮夸状态下对品质的恪守。百年来,23代泸州酿酒传人一直坚持浓香型白酒的技艺精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双国宝荣誉,造就了"浓香鼻祖"行业地位。
另外,名酒精神还是一种绝不苟同的个性化精神。1952年中国届评酒会所成就的四大名酒,无一不是因为坚持这种精神,而成就了如今酱香、浓香、清香、凤香四大香型一统天下的白酒格局。
然而,在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白酒消费需求的刺激下,全国白酒不断扩充产能,一味追求销量与规模的扩张,以至于诚信问题不断出现,品牌危机此起彼伏。2012年,全国百亿级白酒企业将达到7-8家,可喜的是,这些酒企都是出自中国名酒。可悲的是,在销售数据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消费者对名酒品质、形象的模糊。
回溯名酒60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悲哀地看到:"名酒"与"非名酒"之间、"名酒"与"名酒"之间,基本上都没有差别,名酒在高速增长的背后,沦丧的是什么?它们所丧失的恰恰是使它们曾经赖以成功的"名酒精神"。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行业角度,还是从名酒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名酒精神"的回归都将成为名酒应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行业未来的必要之举,是名酒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名酒精神"的坚持,必然会对未来行业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