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的品鉴之路
喜爱葡萄酒或者葡萄酒行业从业的者,总是愿意将自己的或者跟自己有关的葡萄酒拿出来与人分享,当然分享也存在风险--不被欣赏甚至被批判的风险--因为葡萄酒世界是自由的。
上大学的时候,李华老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因而经常巡回演讲,近水楼台,本校的学生自然也就有机会聆听老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年李华老师在法国求学休假返校时,携带了中国出产的"葡萄酒",给法国的老师同学们进行品鉴,结果,同学们没有因为"礼物"千里迢迢而来而给留有情面,"这能叫葡萄酒吗?"。
确实,用今天我们的(或者说当年法国的)标准来看,中国的"葡萄酒"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内涵大不相同;2003年以前就已经投身于葡萄酒行业的人或许不陌生,中国葡萄酒发展历史上曾经有半汁葡萄酒的标准,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这是史实。
未跟李华老师交流过,是否是由于那次中国葡萄酒品鉴,而促成了他最终在中国成立了首个葡萄酒学院?学院至今已经培养了超过千名葡萄酒专业的学生,他们投身于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各个角落,勤勤恳恳地努力着。
11年(相对于2012)前,我决定开始学习葡萄酿酒而来到波尔多,尽管同期也有几位在学习葡萄酒相关专业的中国同胞,但是与今天在波尔多大街能遇到中国熟人状况相比,那时没有人会关注中国的葡萄酒,葡萄酒在中国也算不上时髦、热门领域。
出于对友善、友好的法国同学老师的感谢,我申请借用了学校的食堂--学校规模很小,仅有200名左右在校生,食堂的规模你也可以想象--为同学老师组织了一次中国饮食主题晚会,我历尽艰难搜罗了中国的啤酒、黄酒、白酒以及红白葡萄酒让大家品鉴。勿需赘言活动的过程,组织这次活动而获得的感受,我至今还在享用--本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活动,其结果却也能指导我的工作,老师同学们对两款中国葡萄酒的评价,使我顿悟了葡萄酒"个性与特点"的重要,那款由"龙眼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兴趣,而另外一款同一品牌的赤霞珠品鉴之后几乎无人过问。
"做自己,那怕是身影矮小"这是我从一个简单品鉴中的感悟,在回国工作的这几年里,促使自己一直在学习、认识中国的土壤气候特点,为的就是"因地制宜"这样一句简单工作的原则。因而也经常大胆地对国外专家说"不","我只是想交流一下中国土壤气候的不同",这是我每当因此而遭受质问时的回答,却也因此获得了尊重,或许是因为我的态度是诚恳的而不是炫耀的。
去年(2011),在勃艮第学习葡萄酒的钟翔以及他的好友宁博、梦溪等等(还有好几位我叫不出名字),出于对葡萄酒的热爱,出于将中国葡萄酒引介给法国同学老师的美好愿望,提出组织一次中国葡萄酒品鉴会,选出几款中国葡萄酒作为学院品鉴课用酒。
或许是因为中国太过于神秘?一个简单的愿望,滚雪球似地被越推越大--国内企业积极响应,甚至行业协会也给予了支持,法国校方也正式出面邀请品鉴专家和媒体参与,如此一来"选择几款品鉴课用酒"的简单活动,也被诸围观者放大并添加了自己臆想的目的,几乎可以压垮组织者尚显稚嫩的肩膀。
感谢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微博将活动同步直播,大家关注也是五花八门,结果发布了--评选总是会有个结果的,但是结果肯定不是为了讨好看客的,一次简单的"选择几款品鉴课用酒"活动而已,与国际竞争、产品定价、品牌与市场等等毫不相干,如果说看客们可以借助此次活动表达一下自己美好的理想,或许不该忽视活动组织者的初衷。
葡萄酒是开放和自由的,可以容得下评论与批评,当你拿出来自己的产品与人品鉴、分享时,就要有被批评的心理准备,做事情也是一样。
无论如何,纵观历史,从我所熟知的在法国跨越三十年的中国葡萄酒品鉴,足以感受到中国葡萄酒的进步,对于未来我总是乐观的,尽管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仍然很多。
"接力棒交给你们了,加油!"这是活动当天,微博直播梦溪讲解中国葡萄酒产区时,我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