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酒的几度变迁
浏阳河畔,风景秀丽,河水清澈,水质甘美。
浏阳河酒则源于唐代药圣孙思邈"造酒助龙"的美丽传说,自诞生之初便有低温洞藏的传统,到了宋朝更是蔚然成风。
自明代中叶以来,浏阳民间始有采用小曲(又称米曲、药曲)酿制烧酒的习俗和传统,史载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始酿小曲酒。
清初,浏阳美酒以色香味佳称誉湘中、湘东,颇受名士赞誉。
至民国时期,浏阳已成为全省22个重要产酒县之一。
当代湖南浏阳县酒厂位于中外闻名的浏阳河畔。该厂源于1951年12月由湖南省湘江工矿公司在浏阳县南市街创办"人民酿酒厂",年产酒30~60吨。
1955年,该厂曾经一度迁往长沙。
1956年,在新中国公私合营的时代浪潮中,浏阳境内的烧酒小作坊合并,并选址浏阳县城关镇南市街,建立了国营浏阳县酒厂。浏阳县酒厂广征博采浏阳地区古老的酿酒方法与传统工艺,生产各类优质白酒、果色酒与低度饮料,尤其保留生产57度"浏阳河小曲酒",因取浏阳河畔之清泉酿酒,将"浏阳烧酒"更名为"浏阳河"牌小曲酒。
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厂对浏阳河小曲酒的酿制工艺再次改良,改以大米替换高粱为原料,将小曲清香型转型为小曲米香型,酒的风格更为典型突出,口感更为细腻幽香。
1984年,浏阳河小曲酒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获得国家优质酒银质奖,同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从此进入国家优质酒行列,1985年又获湖南省优质产品金杯奖。
1986年,该厂投产38度酒,1988年投产50度酒,1988年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质奖,荣获"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国家优质酒"称号,并获得"湖南名酒"荣誉称号。
1993年,经批准,浏阳县撤县改市(县级市),浏阳县酒厂亦随之更名为"浏阳市酒厂",浏阳河曲酒则名满天下。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该厂一度陷入困境。1998年9月,湖南中商集团收购浏阳河酒厂,并买断了"浏阳河酒"商标使用权及所有权。中商集团与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携手,借助其雄厚的实力,与五粮液联营布局,成立中国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湖南中商集团全资控股子公司),继续生产浏阳河、金六福等酒品,随着央视广告"好日子离不开它--金六福酒,中国人的福酒"一炮走红。
遗憾的是,在多次谋求上市未果后,经历了行业深度调整和市场竞争的阵痛,浏阳河酒出现了严重的资金危机,2015年5月正式宣布停产。
2017年初,浏阳河酒曾低调回归市场,但是通过官方宣布的情况看,浏阳河酒仍然采取代加工模式来维持企业的生存。
根据《浏阳县志》以及该厂的建厂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前,浏阳县酒厂并未有正式的注册商标。实物中,该厂最早使用的"测阳河小曲"标签上也未发现有注册商标图形及"注册商标"字样。
"浏阳河"牌商标(注册号113251)出现的年代,据实物特征推断,应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1979年首次获准注册。该商标是浏阳县酒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主要使用的商标,一直保留至今。
(作者系湖南老酒收藏功勋人物,国家一级品酒师,白酒分析师,酒文化专栏作家,湖南省酒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