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酒业恢复前进、恢复平稳的一年
2015年即将结束,横观中国酒业今年发展概况,记者发现,白酒、洋酒市场出现复苏回暖,而葡萄酒、啤酒产量则再度下滑,其中啤酒产量达5.73%。酒类专家铁犁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5年中国酒业是恢复前进、恢复平稳的一年。
回暖
白酒:进入缓慢复苏期
经历塑化剂事件、限三公政策等不利影响后,今年白酒行业终于进入了缓慢复苏期,一线白酒品牌开始调价,茅台、五粮液两大巨头的年经营计划预计完成。
在12月举行的2015年茅台全国经销商大会上,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透露,今年1至11月,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含税)357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88%;资产总额达1050亿元,同比增长31%。12月18日举行的第19届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上,五粮液方面也表示,2015年启动混改,经营目标预计达成。
此外,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名酒还纷纷选择调价。8月3日起,五粮液核心产品52度五粮液的出厂价从609元涨至659元。8月8日,泸州老窖发出公告宣布全面调价,带泸州老窖字样产品结算价提高至100元以上。
一线名酒不约而同地调价显示白酒市场回暖,同时,白酒资本市场也一片利好。截至日前,在全部出炉的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大部分白酒企业止跌回涨,六成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洋河股份以及老白干酒实现双位数增长,前者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增长11.02%和12.01%,达到136.61亿元及44.61亿元;老白干酒分别增长22.78%和25.94%。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亏损了1.399亿元的水井坊实现净利润7074.58元。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67.14亿元,同比增长7.75%;利润总额558.13亿元,同比增长5.51%;税金429.89亿元,同比增长4.81%。不过,袁仁国指出,白酒行业仍处于调整的阵痛期、转型的探索期和复兴的准备期。
洋酒:策略调整显成效
在经历过去几年在华30%以上高增长后,近年来因种种原因洋酒销售陷入了低迷。随着洋酒巨头在中国的策略调整,今年以来其销售显现出回暖的迹象。人头马君度、保乐力加、帝亚吉欧在华销售业绩均出现上涨。
洋酒巨头保乐力加集团11月发布2014~2015财年三季报显示,财年前三季度(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保乐力加营收共65.42欧元,同比增长2%。分析称,其增长离不开中国市场的销售回暖,数据显示,保乐力加第三季度(即2015年一季度)在华销售同比增长38%。
帝亚吉欧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2015财政年度业绩报告也显示,在中国大陆市场,帝亚吉欧净销售额实现了高达26%的两位数增长。而法国人头马君度集团今年1至3月销售额为2.242亿欧元,同比增23.4%。报告称,在财年上半年受亚洲去库存化冲击后,人头马受益于下半年所有主要地区的销售反弹,尤其是大中华地区。
据了解,受限三公等反腐政策影响,高端洋酒推出迎合年轻人消费新品并尝试改变销售渠道,并初显成效。帝亚吉欧、人头马君度等酒商也先后试水电子商务,保乐力加在天猫开通了电商旗舰店,试图利用年轻人熟悉的渠道开拓市场。帝亚吉欧还表示,在中国放缓了在竞争激烈的即饮渠道的投资,转而尝试家庭自用和餐饮渠道的推广。
葡萄酒:
国产品牌受挤压严重
国产葡萄酒产量下跌,且受进口葡萄酒挤压严重,进口葡萄酒呈现量额回升,但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葡萄酒。今年,中外一些贸易协定也对一些国家的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带来利好,也使得国产葡萄酒危机更重。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中国葡萄酒产量是920425.05千升,同比下降0.88%。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葡萄酒的进口额则有较大幅度提升。
今年,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自2015年1月1日生效,中国对智利葡萄酒实行零关税,仅征收10%的消费税。6月17日,中澳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意味澳大利亚葡萄酒将在2019年享受零关税。业内人士认为,零关税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使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探,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对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的挤压也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国产葡萄酒代表之一张裕日前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38%,净利润同比下降15.02%,业绩低于业界预期。
啤酒: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中
2014年6月,中国啤酒行业结束了20年的正增长,产量首现下滑。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中国啤酒产量为4197万千升,同比下降5.73%,在白酒、红酒、啤酒三大酒种中下滑幅度,啤酒行业继续处于下行。此外,进口啤酒增速依旧较快。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五大品牌中,仅百威英博整体销量增长9%。多家啤酒企业第三季度报也不理想,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燕京啤酒三季报显示,公司2015年1~9月实现营收114.48亿,同比下降6.51%,净利润同比下降6.39%;青岛啤酒前三季度营收243.15亿,同比下滑5.52%,净利润同比下滑19.92%。而在华控制重庆啤酒的嘉士伯今年三季度净亏则高达约41亿。此外,10月16日,日本酒企三得利宣布拟退出与青啤的合资经营业务。
市场容量下降的同时,今年进口啤酒继续挤占国内啤酒企业的市场份额。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中国进口啤酒47.313万千升,同比增加62.9%。
有啤酒行业专家分析称,受宏观经济、产能等多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啤酒业回暖或将推迟至后年。
专家
市场消费泡沫已去
2016行业平稳发展
铁犁称,2015年中国酒类产业的状况,是继前两年行业进行较大调整基础上的体现,这一年是恢复前进、恢复平稳的一年。"我的基本判断是中国酒业消费市场的调整已基本到位,已经是底部,但不是最低点"。同时,他指出,酒类市场大的影响已,即三公消费、高端消费这种消费泡沫没有。他预计,2016年酒类消费市场还是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