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未来的的两大猜想
上月底,国家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称,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万亿元,参与总人数超过5亿,预计未来5年共享经济年均增速将在40%左右,至2020年市场规模占比GDP将逾10%。美国《时代周刊》更将共享经济列为未来十年改变世界的十大理念之一。
共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Robin CHASE)指出,共享经济的精髓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即: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如今,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辐射半径已延伸至衣、食、住、行各领域。葡萄酒行业是否也已经有先驱者或正在暗流涌动?未来又有哪方面可能呈现新的增长点或者新模式呢?
猜想一:让客户没葡萄园没酒窖也能实现酿酒梦
相信对很多葡萄酒爱好者而言,能出品一款属于自己的酒,可谓毕生梦想之一。可惜我们大都既不是马云也不是思聪。在传统工业时代,大概这也就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了;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步入了互联网及共享经济时代。
没有一辆车也可以开租车公司, 没有一个房间也可以开酒店--今天,从某种程度而言,使用比拥有更具价值,轻资产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践行。生产资料很重要,但对生产资料的绝对拥有权却似乎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本就存在冗余产能的生产资料拥有者而言,换个方式、开辟个新途径将冗余产能释放出去也能带来新的增长点;而原本并不拥有生产资料的企业/个人,也有可能通过共享的方式,参与生产。
没葡萄园没酒窖没团队的"三无人员"如何实现酿酒梦?一家位于美国的公司The Wine Foundry就为全球的葡萄酒从业者及爱好者们奉上了全方位一站式自定义酿酒服务,从葡萄园和葡萄品种的选择、葡萄的采摘、压榨、发酵、陈酿、调配直到最后的装瓶。甚至,它还提供了市场及销售服务,包括酒标和外包装的设计、品牌的建立以及营销渠道的开拓等。在这条长长的产业链上,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希望涉及的环节,而且自由设定各种工作项目中自身参与的程度。
猜想二:用非标准化的葡萄酒教育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教育一直是葡萄酒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关于葡萄酒教育问题的讨论及争论很多,比如:我们的葡萄酒教育究竟是太少了还是太多了?葡萄酒教育到底能不能做大?教育先行还是干杯先行?WSET课程到底哪家强?
我们乐此不疲地探讨着上述的这类话题,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
越来越多的葡萄酒公司或教育机构开始设立WSET课程、ISG课程、CAFA课程、勃艮第课程、A+澳大利亚课程、新西兰课程...... 纵然每种课程内容有别,且每位授课老师均有着不同的个人风格,但宏观而言,这类课程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它们都仍属于标准化的产品。
标准化没有错,标准化也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必备条件。可是,如若碰到标准化难以满足的、非标准化的需求,怎么办?
什么是非标准化需求?
明天终于要会女神,有无可能两小时之内从葡萄酒小白晋升达人、给自己多点加分?
别人的葡萄酒店为啥开的那么好,有没有高人可以针对我的实际经营情况传道授业解个惑?
葡萄酒行业看着挺光鲜,我究竟要不要舍弃现在的无趣工作转身拥抱葡萄酒,该找谁咨询点可靠的行业内幕来作参考?
马上要出国,听说那边免税店里酒还不错,能不能有个购物参考指南?
……
不是所有人都能排出整段的时间去报名WSET,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或兴趣参加一个完整的产区课程,葡萄酒相关的知识也绝非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类。我们需要看到的一个现实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对葡萄酒知识的需求可能就是比较零散的、偶然的、个体的、场景化的、不见得非要上升和纳入到某个既有的固定教育模板中--但是,对于这些非标准化需求的满足,难道就不属于葡萄酒教育范畴了吗?又或许,这些才是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大众葡萄酒教育?
一般而言,大机构追求的多为标准化产品,组织的优势在于规模和资源,工业化和全球化都是关于标准化和统一性的。与之相对的,是正在共享经济浪潮下日益崛起的个体。个体的优势在于个性化、定制化和多样化。
而上述示例中的非标准化需求,一般葡萄酒教育机构的标准化产品是难以匹配的;而一些知识类共享经济平台或许可以帮助解决部分问题,无偿的比如知乎,有偿的、更具针对性也更高效的比如果壳在行。这些共享平台正是集聚了个体服务提供者的认知盈余,提供一些非标产品。后续如能出现更精耕于葡萄酒细分市场、更具双向性的共享经济平台,对葡萄酒教育、尤其是非标准化教育产品,无疑会有推动和助益。
如罗宾•蔡斯所言,"共享经济的挑战其实是来源于我们太受局限的想象力"。共享经济也并不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属。既然未来已来,我们不妨以一种更加开放、协作的姿态,共同探索和捕捉葡萄酒行业中那些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