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九月九的酒
平日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放开胸怀,爱畅饮一番,但九九重阳节的酒,酌才有味道。一个人,一壶酒,登高远眺。在异地漂泊的人儿,这时候总会想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然,陈少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九月九的酒》也自然地开始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还记得小学时候,《九月九的酒》刚开始红火。我每天都会跟着电视里学唱这首歌,为的是可以去伙伴们面前炫耀。那时,完全体会不到歌词里的真意。现如今再听来,满眼是思乡的泪。"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其实他乡也有烈酒,只是少了问候。毕竟,最醇不过家乡酒,最亲不过家乡人。
我江南的米酒不算烈酒,然而也曾醉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李清照有诗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陆游的饮酒诗也是豪放:"愁闲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李白的饮酒诗更是尽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一份思乡的情怀,因了美酒,悠悠千古同在。
如今我在异乡,无比地怀念家乡米酒那清香醉人的味道。父亲不论寒暑,每餐必少不了小酌几杯。在我乡下,几乎家家都会自酿米酒。母亲总是精选的大米,用灶上的锅蒸上一锅米饭。蒸好后,盛出来放在簸箕里,放在堂屋里晾干。这时候,我和弟弟往往一人挑一块金黄的锅巴来啃。咬一口,爽脆香甜。这是人世间最清爽的美味,那味道让我思念至今。
米饭晾干后,将事先备好的酒曲粉末均匀地撒在饭上拌匀,然后加上一点水,放入缸中密封发酵。半个月后,就可以开封。那就是甜白酒了,可以拿小罐子盛了拿到街上卖。父母往往会盛一勺分给我们尝新。年幼的弟弟有一次贪那甜白酒的甜,趁父母不注意,偷偷盛了一大碗,最后却醉倒在堂屋前的地上,呼呼大睡。父母又笑又气,然而也只责骂了几句。当然,甜白酒还不是成酒,还要盛出来放到灶上的锅里蒸,蒸出来的米酒用管子导流进一个大大的酒坛子,满了以后就封存起来。逢年过节,总少不了拿出来和亲朋好友共饮。
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不孝的我,为图生计远游他乡,不能陪在双亲身边尽孝,只有满斟一杯酒,遥祝家中父母,健康又长寿。《九月九的酒》里是这样唱的:"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而我,却只能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