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酒新时代,中粮名庄荟与张裕“不约而同”竞推“爆品”?
在进口葡萄酒发展早期,"生产商不问渠道,运营商不管品牌"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随着进口酒市场持续增长,"贸易商思维"正慢慢褪色,进口酒正迎来"大单品"时代,典型的是中粮名庄荟、张裕纷纷开启"大爆品"战略。
中粮名庄荟以短短4年时间,完成对全球进口酒上游优质资源近乎"疯狂"的争夺,打造出了豪华的"全明星"阵容。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粮名庄荟是具备成功实现"爆品"战略的进口酒运营商。
进口葡萄酒进入分化阶段,"爆品"将大放异彩
现阶段,进口酒国家、产区、品牌、产品众多,长远来看,由"品类选择"到"品牌选择"是商品化的典型规律,比如现在一些进口酒的价格战问题,从长远来看,价格战失去的是品质,进口酒更需要品牌背书。
"进口葡萄酒品牌鱼龙混杂的局面将通过品牌的集中,实现'大乱'到'大治',就像高端白酒市场过去的历程。"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对记者表示。
这一判断有数据可依,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排名前100的瓶装葡萄酒进口商的进口总量为10297万升,其中第1名进口量为518万升,第100名为42万升。
从上述数据来看,进口商第1名与第100名进口量差距并不大,并且尚未形成超进口酒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进口葡萄酒领域还没有形成单品销量特别大的爆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进口葡萄酒虽然小而散,但这是有实力的进口商运作"大爆品"的好时机。
一方面,业务模式中"爆品"模式具有铺货广、销售快、消费者辨识度高的特点。在葡萄酒消费较为成熟的国家,葡萄酒畅销单品的收入一般会占到整个企业收入的五到七成。另一方面,在国内消费者中,只有不到5%的人会去研究产区、品种、口感等技术性内容,其他95%的人群基本不会考虑这些因素,而后者正是大爆品的主要目标客户。
"爆品战略"专家金错刀曾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大转型,用户的消费行为也面临大转型。市场上不是每个产品都能成功,在众多产品中,大致就分为两种产品:普通产品和爆品。而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大量的普通产品会被爆品干掉。
业界认为,同样的逻辑将会在进口葡萄酒领域上演,进口葡萄酒正逐渐走向品牌化,缺少品牌建设能力的中小进口商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中产红利催生"大爆品"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今年提出"新锐中产"概念,即中国近1.3亿中产阶层中,一批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以80、90后为中坚力量的群体。
而这一阶层的崛起,被认定为将驱动整个社会消费形态发生急剧变化,吴晓波将其总结为,这是一群充满欲望和荷尔蒙的人群,他们的主题只有一个:"过更好的、更有品质的生活"。
在进口葡萄酒方面,新锐中产正在产生新的消费诉求,具体到产品本身,追求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更高"颜值",更高品质,而这意味着进口葡萄酒品质型消费诉求凸显。
而尼尔森中国区总经理韦劭近日也提出,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成熟,"生活品质"成为2016中国消费者的焦点词汇。
同时,尼尔森将"有品质"的产品定义为,价格超过该品类商品平均价格20%或以上的产品。
在业内看来,这也意味随着新锐中产的崛起,新消费形态的形成,进口葡萄酒领域将催生出"新爆品",而以中粮名庄荟为代表的进口酒产业链整合平台,将先在这一轮"新爆品"战略中受益,并拥有对话语权。
"爆品战略"考验的是供应链的实力
事实上,国内进口葡萄酒一直以来受诟病的便是没有超品牌和明星爆款,市场集中度较低。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秘书长王旭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近万家进口商中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年销售额持续稳定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很多中小企业遇到销售困境往往选择低价抛售,少数企业以次充好、过度宣传等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混乱。而市场混乱又导致竞争进一步加剧,利润率大幅降低,进口葡萄酒的经营企业队伍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进口商年淘汰率高达50%。
显然,中粮名庄荟等大鳄的"野蛮生长",正在加速推进进口葡萄酒品牌化的进程。吕咸逊认为,做大单品究其本质来说,是供应链的竞争,不仅要求产品品质好、价格好、还需要强大的品牌运作能力和持续的推广投入,以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但如此一来,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运作大爆品,也不是所有的酒商都可以承接大爆品的落地。
据悉,目前中粮名庄荟旗下进口葡萄酒已经全部覆盖全球13个主产国的55个产区。中粮名庄荟过去4年时间以其巨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全球美酒,打造了"全明星",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总经理李士祎在多个场合从足球界借来的那句比喻已经家喻户晓:"唯有球星才能成就豪门,唯有世界俱乐部才能吸引球星。"
而据家获悉,今年春糖,中粮名庄荟即将推出多款大牌"球星"与经销商、消费者见面,中粮名庄荟依然以其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进一步抢占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高速增长的商机,打造中国进口酒领域的爆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