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与茅台相关的7道密码
说到贵州酒,国酒茅台必是最响亮的名片。爱酒之人切身体会的"国酒"多是饮前饮后的感受--空杯留香、酒不上头。然而你是否知道茅台独特的生态环境、酿造工艺,为什么它一直保持53°,还有藏在赤水河边的那些神秘发酵菌群……今天,就让我们深入茅台,揭开你不知道的国酒秘密。
神秘菌体
据民间传闻,茅台酒的酿造,依赖于空气中的神秘菌体,该菌体仅存于茅台酒窖方圆数百米的上空,任何迁移式的仿制,都无法再现。其实这种神秘菌体就是茅台镇的微生物群。
茅台镇三面环山,沿赤水河而建,如同一个天然的酒缸,虽然人在其中会有点无风吹过的感觉,但却是酿酒的好环境。茅台酒厂上空的多种微生物更是得以合理分布、有效生存与大量繁衍,造就了一个相对封闭、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生长的小环境,使得空气中活跃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这些小精灵般的微生物,在茅台酒开放式发酵过程中被充分网罗到曲醇和酒醅里,从而使得茅台酒香气成分多种多样。
紫色土壤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曾专程赴茅台考察,结论是"茅台这种紫色钙质土壤全国少有,是茅台酒生产的重要基础"。
茅台广泛发育着的紫色土层,酸碱适度,特别是土体中砂质和砾石含量很高,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因而无论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过两岸的红层流入赤水河中,既溶解了红层中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经过层层过滤,滤出了纯净无毒、香甜可口的清冽泉水。
根据原产地域保护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今后将专门对占地约7.5平方公里的茅台酒原产地域进行保护与监控。
重阳投料
与其他白酒几乎一年四季都投料不同,茅台酒采取的是与赤水河自然变化相吻合的季节性生产,以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自古严格恪守传统的端午踩曲、重阳投料。
每年端午节至重阳节,由于降雨冲刷,赤水河水呈现棕红色,茅台酒生产恰好用水极少;到了重阳节至翌年端午节之间,河水变得清澈透明时,茅台酒的下沙、蒸煮又需要大量用水。其中"天人合一"的奥妙,令人称奇。
5年周期
如果说茅台酒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能工巧匠之妙。一瓶普通茅台酒从投料到出厂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的锤炼,至少要5年时间。
茅台酒以优质高粱为料,上等小麦制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采用与众不同的高温制曲、堆积、蒸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再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期陈酿而成,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才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所以,一瓶刚出厂的普通茅台酒,在厂内至少已经存放了5年。
百酒融汇
茅台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饮后空杯留香持久不散,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
茅台酒陈酿结束后,按照色、香、味俱佳的目标,以酱香型为主,窖底香、醇甜香两种香型为辅,还要用将至少七、八十种,乃至上百种,不同浓度、不同轮次、不同酒龄的各种单型酒予以融汇,通过最后这项茅台酒生产的特殊工序,才能成为终极成品茅台。
53°奥秘
酿造好的茅台酒,酒精浓度是53%左右。
据科学验证,这一浓度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最为紧密,是世界上所有蒸馏酒中最科学的酒精浓度。加之茅台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同时,茅台酒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小。
"绿色"之酒
茅台酒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为5:1,即5公斤原粮只生产1公斤基酒,是天然的发酵产品,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完全靠用不同轮次、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酱香、醇甜、窖底香3种典型体酒,精心勾兑而成。茅台酒也由此获得了中国白酒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绿色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