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古今文人饮酒

发表于:2024-12-04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04日,酒,可饮,可品,可抒情。适量饮酒即可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也可活跃气氛,增加感情。把酒临风,对酒当歌,古今文人墨客写出了多少佳作名篇。李白集诗仙与酒仙两个雅号于一身,真乃高人也。其诗作中歌咏酒的诗句,俯
酒,可饮,可品,可抒情。适量饮酒即可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也可活跃气氛,增加感情。把酒临风,对酒当歌,古今文人墨客写出了多少佳作名篇。
李白集诗仙与酒仙两个雅号于一身,真乃高人也。其诗作中歌咏酒的诗句,俯首皆是,琳琅满目。他在《对雪醉后赠王历阳》一诗中,这样写道:"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乐憨秉烛游。"在诗人李白的眼中,酒可以是解愁的良方。同样是唐代诗人的王翰也在《凉州词》中这样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作为一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他豪放不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曾因纵饮游猎,击鼓穷欢而被贬官。他的这首《凉州词》以浓厚的浪漫气息,诗化了西北边陲的军旅生活,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抒发了边关将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在诗人王翰的眼中,酒成了抒情的工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慨道:"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欧阳修也在《醉翁亭记》中笑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难怪有人送二位大家这样一幅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在这两位古代散文大家的眼中,喝酒竟然也关乎江山社稷和百姓冷暖了。
郭沫若作为我国新诗奠基人,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他也是一个对汾酒赞赏有加。关于他和汾酒,还有一段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呢!1965年12月4日,郭沫若作为"汾阳主人"次踏上汾阳土地。当他来到汾酒厂时,早已被远远就闻到的酒香所吸引。他兴致勃勃地观赏了汾酒、竹叶青酒生产全过程。家乡人的热情好客深深地打动了他。在包装车间,他一定要亲手参加劳动,包装汾酒。一个老师傅细心给他讲解后,他便认真地铺平张包转纸,包好了,但不理想;又包了一个,稍好点;第三个完全符合要求。他一口气包了8个才罢手。郭老对大家说:"喝酒人要想到做酒人的辛苦,你们的酒远销五大洲,为国争了光,谢谢你们啦!"中午,酒厂摆宴为郭老接风。当大家正要举杯痛饮时,郭老的随行医生出面干涉了:"您的身体可不允许多喝酒呀!"郭老幽默地说:"到了家乡不喝酒,真是枉有此行,今天我就不听你的了。"一直喝到半醉,郭老才停斟。当主客都以为郭老要休息时,他却突然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折冲樽俎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林田。"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光文人爱喝酒,普通的老百姓也爱喝酒。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喝"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但问题是酒醉之后,往往会惹是生非。酒后无德,酒后乱性,酒后肇事闹事如此等等糟糕事,不光给酒带来了骂名,还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造成了损害,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这恐怕是酒、酿酒者、售酒者、饮酒者共同的悲哀吧!愿闻者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