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老大”地位仍旧稳固 但稳固之中难免有些远忧
讲还是不讲,是习惯问题;讲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后,浓香型白酒反超清香型成为酒业香型老大,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成为浓香型白酒品牌,全国上下"浓情四溢"。时至今日,浓香"老大"的地位仍旧稳固,但稳固之中难免有些远忧。
当"未来十年看酱酒"与"保卫浓香"的声音在行业里相互交错时,"浓酱"之间的较量从品牌、到产区的延伸看得人愈发浮想联翩。
不久前,贵州借第三届圆桌会喊出了"产区聚力竞千帆,黔酒汇流合百川"的声音,而几乎同一时间,四川泸州被认证为"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川酒与黔酒,浓香与酱香。
在酱酒热里,健康、产能、赤水河、12987等主题外,人们讨论较多的话题是稀缺性,并且这个势头正悄然席卷酒圈。如此背景下,稀缺似乎成为了酱香白酒的专利,但事实上要论稀缺,浓香自然也能和市场好好输出一番。
我们看到,目前四川优质白酒年产量不到5万吨,而贵州酱酒的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但要去掉"优质"两字,前者的量就格外巨大,但这也说明浓香型白酒虽然产量大,但优质浓香酒占比却明显偏低。
例如,目前五粮液白酒的整体产能为20万吨,为白酒行业产能,但实际上高端酒的产能只有2万吨,数据显示,2019年普五市场投放量2.3万吨,比2018年增长了3000吨。而2019年茅台基酒产量约4.99万吨,销量达3.46万吨,产能和产量均高过五粮液高端酒。
7月12日,五粮液公告称将启动12万吨生态酒项目,这是五粮液自2017年来又一次扩产按照五粮液的规划,2020年五粮液将达到30万吨纯粮固态产能,其中普五产能达3万吨,未来五粮液总体产能将突破40万吨......
与此同时,而泸州老窖方面曾在2019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国窖1573的年产基酒只有3000吨,加上之前每年度基酒的留存,总量也不超过2万吨。随着新的技改项目投入使用,将增加10万吨优质固态产能,对泸州老窖整个产品线产、质量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一直以来,浓香白酒凭借巨大的产能来满足全国白酒消费市场,但优质浓香酒的稀缺价值被低估了。
"香型迁移"、口感的不可逆、极度稀缺等话术下,酱酒持续升温,不过在讨论"酱酒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优质浓香酒依然具有"稀少"的属性,不应过分轻视浓香酒的品类价值,并且这一认识要深入扩展到消费者层面。
因为"稀缺",并不是酱酒的专属标签。
的确,茅台的强势,加上郎酒、习酒、国台等酱酒强势品牌突破地域限制后,在全国范围内百花齐放提升了酱酒的竞争力量,以至于行业里出现了"保卫浓香"的声音,甚至有人认为酱酒市场的快速扩容对浓香型品类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因为按照目前的态势,酱酒还会继续拿下部分原本以浓香为主的市场,尽管两者市场占比份额还有一定距离,但毕竟酱酒的高利润对经销商的吸引力仍旧巨大,酱酒还有后劲。
而这一情况的改观或许只有等到酱酒品牌内部进行洗牌,最终步入曾经浓香白酒品牌们走过的"血腥且持续"的品牌历练及市场沉淀之路。
从价位带来看,60-300元间浓香占据绝对核心,而300-800这个传统次高端领域,随着酱酒品牌集体杀入,正分食浓香市场,而在千元及以上区域,依然是飞天,普五、1573的领地,并且飞天的占比优势巨大,习酒君品、摘要等酱酒新老品牌要在这一区间占据一席之地,仍旧压力巨大。
因此酱酒所"蚕食"的更多为次高端市场,以及机会性的高端白酒板块,并且酱酒近年来的增量来源,很大程度上是河南、广东、山东以及江浙等地区酱酒市场的扩容,也并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侵袭。
目前浓香白酒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依旧是消费者的,因此未来浓香白酒品牌如何讲好自己的稀缺故事,并且依托客观理性的方式进行传递,是浓香品类在这轮香型较量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