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中国的酒文化,你中枪了吗?

发表于:2024-09-21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1日,美国作家何伟在《江城》一文中这样描述中国人的喝酒方式:"四川人喝酒可不是为了放松休息。它经常是竞赛性质的,通常会用到白酒。男人们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这种饮宴很有发展为恃强凌弱的倾向,参与者们相互刺激

  美国作家何伟在《江城》一文中这样描述中国人的喝酒方式:"四川人喝酒可不是为了放松休息。它经常是竞赛性质的,通常会用到白酒。男人们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这种饮宴很有发展为恃强凌弱的倾向,参与者们相互刺激。"

  其实大多数中国人是有日常饮酒习惯的,老百姓平时吃饭是不会想到要拿什么样的酒来搭配今天的午餐或晚餐的,但总是会喝上两小口。

  酒文化在我国,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社交文化。中国人的酒主要是在各种社交场合里用拼杀方式干掉的。中国人口众多,但是酒精饮品的人均消费量,却远远小于俄罗斯、法国、捷克,甚至是韩国。

  恰恰是因为不能喝,或者说酒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具工具化倾向。所以在东方文明里,能喝敢拼成为了一种性格豪迈的表现,连干十八碗的武松和喝酒如喝水的萧峰,那都是大英雄。这样的文化传承下来,酒量和性格就挂了钩:敢喝,敢往死里喝被认为是性格豪爽可交、够朋友讲义气的表现。

  这种酒品看人品的解读方式,在中国这个讲关系、靠人情的社会里,就进一步加剧了拼酒文化的蓬勃。

  如今,随着"禁酒令"和遏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出台,我们有机会可以及时刹车。如果说,以前的拼酒是中国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风俗中不得已而为之,那么现在,我们应该理智的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小酌微醺,可以怡情。

  此种境界,如同闲人饮茶,须得在竹屋蓬窗下,须得心境澄明,细细品味,方能品出平淡里的好。酒是人际交往中的催化剂,适量饮酒,可以调剂生活,振奋精神,增添情趣,和谐人际关系,没有酒的人生太枯,不饮酒的人实在无趣!

  手捧一壶酒,与三两知己谈笑风生,可清浅入画,亦风雅天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