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红酒的文化分歧
在国外,红酒是浪漫、优雅的代名词,需要细细品味。到了中国,虽然逐渐走上餐桌,但"乎干啦"的豪饮方式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葡萄酒文化促进组织红酒会所总经理邹慧媛告诉记者,公务员、教授、企业家等高消费人群是葡萄酒的主力消费群,但他们没有想到,红酒喝起来有很多讲究,如该如何配餐,酒该怎么倒,怎么喝,还得注意哪些礼仪等。如今,喝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但了解红酒文化的人却很少,这难免有点遗憾。
每天一杯葡萄酒有益健康
吴昊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晚餐之后,和家人一起聊聊天,喝一点葡萄酒。
"我现在已经56岁了,但身体还很健康,这是因为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每天一杯葡萄酒。"吴昊退休之前从事酒类产品销售工作,他认为在众多酒类产品中,葡萄酒是最有益于健康。
说起葡萄酒的好处,吴昊滔滔不绝:"葡萄酒中的天然原料以及酿造的过程,使它蕴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并且葡萄酒有的含聚酚等有机化合物,使葡萄酒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增强心血管功能和心脏活动。对于女性来说还有美容、防衰老的功效。"
南京澳伯雷生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胤晔告诉记者,其实,中国的葡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淡化。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实际上,最原始的"酒"是野生浆果经过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称为"猿酒",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发现并"造"出来的。中国最早的葡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而在唐代,葡萄酒已超越了人们日常饮用范围而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艺术和精神文化。
葡萄酒是"液体资产"
水木秦淮街区,国际葡萄酒文化促进组织(IWCPA)中国首个红酒会所在那里扎营。据介绍,会所拥有500余种酒,从日常饮用级至收藏级分多个阶梯,单支酒价格从会员价61元至5万元不等。该会所总经理邹慧媛还告诉记者一段业内流行话:"小资的单身公寓应该有一个酒架,中产阶级的餐厅应该有一个恒温酒窖,富豪则应该在别墅的后院有一个私家酒窖。"。
"事实上,私家酒窖不仅是一个品位问题,而且还可以把品位变成一种投资。如果说别墅和私家车是固定资产,股票,债券,共同基金以及银行账户是流动资产,那么,藏在私家酒窖的葡萄酒则是'液体资产'。"邹慧媛告诉记者。
美国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奢侈病,无节制挥霍时代的金钱与幸福》指出:"葡萄酒市场可以有力地证明,魅力附加值在不断增长。虽然,在美国整个葡萄酒的消费从1986年的高峰之后实际上稍稍有所下降,但是,超魅力葡萄酒每瓶售价至少14美元,这种酒的销售量自1980年以来以23%的年增长率持续上升,1996年的销售量为340万吨。正像宾夕法尼亚洲一位收藏酒的爱好者所讲的那样:'今天拥有的各种酒现已价值5000至7000美元,这些都是我在过去7年中总共花了500至700美元买的。'"
中国缺失葡萄酒文化
如今,随着健康饮酒观念的普及,葡萄酒又重新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中国随之成为全球葡萄酒市场新的战略中心。"但长久以来,中国本土的葡萄酒品牌,如长城、张裕、王朝等大品牌控制了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海外红酒由于遇到'销售渠道'和'品牌推广'两大瓶颈,市场份额比例很小。"邹慧媛表示。
一位做了多年海外葡萄酒生意的经销商陈先生也告诉记者,海外葡萄酒品种成千上万,但进入中国市场很难,主要的销售渠道就是超市、酒店等,但往往进超市必须要交昂贵的入场费,而南京的超市大多实行"卖完结算"的方式,起码3个月以上才能结一次账。而这样经销商很容易资金紧张,资金一紧张,供销商收不到货款就不给这个经销商供货。如此循环,海外红酒的品牌也很难打造和推广。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0.5L,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葡萄酒消费总量仅占中国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远低于啤酒和烈酒。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高端酒将占到50%,中端酒占40%,而低端酒只占10%。而目前中国市场葡萄酒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5%,但并未显著高于其他酒的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葡萄酒文化的缺失。
据粗略统计,2006年南京葡萄酒市场300多个品牌中,洋品牌有200多个,这些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于智利、阿根廷、西班牙和法国等10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