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中汾酒城:杏花村特色小镇的白酒复兴梦

发表于:2024-11-24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4日,中国的著名酒都--坐落在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特色小镇,这里马上要建成一座"中国白酒第一城",无论是从建筑面积,还是从生产和储酒能力上来说,这座"村中城"都算得上中国白酒行业的大手笔。2013年底以来,

中国的著名酒都--坐落在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特色小镇,这里马上要建成一座"中国白酒第一城",无论是从建筑面积,还是从生产和储酒能力上来说,这座"村中城"都算得上中国白酒行业的大手笔。

2013年底以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宏大工程一度因种种意外因素陷入僵局。近期在各方积极协调下云开见日,再度启动。不管经历怎样的波谲云诡,杏花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承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国粹"之称的中国白酒必将走向复兴之路,而这座绵延6000年的"中华名酒第一村"是中国白酒绕不开的地理标志。

从太原出发,沿青银高速一路向南,到"杏花村"出口驶出,会看到一大片仿古建筑群在你眼前渐次展开,犹如一幅古朴画卷。准确地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群,而是一座城,一座生长在酒都汾阳杏花村的"村中城"。

这座"村中城"是山西被冠名为"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的核心部分,即为"中汾酒城",东西全长4.2公里,占地面积达5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平遥古城;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相当于十个北京故宫,仅周围用青砖垒砌的城墙就绵延10公里,100多座仿唐宋、仿明清建筑气势恢宏、布局严整、纵横成网,连缀成了6000年中华白酒文化的注脚。

这座古城致力于在汾酒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下,承担山西白酒资源整合任务,最终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灵魂,以生产为基础,以旅游为载体,以销售为核心"的"十里酒城",力图在中国白酒业转型提质和国际化进程中,从种植、酿造、储藏、灌装、包装、物流、会展、质检以及旅游休闲全产业链切入,勾勒出一座"中国白酒第一城"。

无可替代的产地、品质优势

2015年第93届全国糖酒会主题论坛呈现了当下白酒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白酒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向优秀的白酒产区集中,产区化趋势愈加明显。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路政闽分析称,国际酒业的发展也多以产区为基础。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法国波尔多产区、勃艮第产区、香槟产区、苏格兰的威士忌产区。"以产区为切入点,从生态环境、酿造技艺、品牌文化、营销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必将为白酒产品注入更加丰富的价值元素,打造更加鲜明的风格形象,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这一轮产区品牌的竞合中,山西全力打造的这座"十里酒城"具有无可替代的产地优势。1982年3月杏花村小镇上挖掘出土的仰韶时期的小口尖底瓮是中国最早的一种酿酒器具和礼器,确切地证实了杏花村6000年的谷物酿酒史。作为汾酒的原产地,著名生物学家、白酒专家秦含章也曾在杏花村做过多项考察和多次试验,指出这里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形成清香型汾酒独特品质的"微生物体系",上百种微生物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后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杏花村最大的资源优势。

水是酒的血液,名酒之地,必有佳泉。杏花村地下水源丰富,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层中锶、钙、钼、锌、碘、铁、镁元素含量高。清代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傅山曾为杏花村汾酒的申明亭古井亲笔题词"得造花香",意在言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应该说,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不刺激的汾酒之所以久负盛名,且近年来呈进一步回归、复兴之势,最大的依托便是杏花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这片土地上的白酒企业合纵联横,打造与其悠久历史和清香品质相匹配的产区品牌是山西强力打造"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的目标所在。

"中汾酒城"的建立立足于以汾酒集团为龙头,整合当地中小型白酒企业,在清香型白酒的品质上深耕细作。该项目建立之初就确定了"品牌共享,集中发展,统一管理,创优环境,多元投资"的20字方针;还确定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土地征用、统一品牌管理、统一原料保障、统一质量检测"的管理机制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汾酒集团托管经营"的基本模式。

2012年4月16日,汾酒集团与中汾酒业正式签署年产10万吨白酒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合作成立了杏花村汾酒集团酒业发展区股份有限公司,汾酒集团占股权51%、中汾公司占股权49%。汾酒集团抽调300多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进入合资公司,"中汾酒城"设计完全采用汾酒工艺,产品完全按照汾酒内控质量标准把控。

对于中汾酒城而言,意味着从这里走出的每一滴白酒完全按ISO9001:2000标准产出,意味着从材料进厂、大曲生产,到入缸发酵、蒸馏、储存老熟、勾兑,再到成品生产、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都遵循着汾酒生产69个过程、125个质量控制参数的严苛管理标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4月底,汾酒集团在北京发布了"史上最严白酒企业内控标准",这是汾酒组织400多人的科研队伍,并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用了整整4年时间打造的一份白酒生产内控标准,也是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白酒标准。被业界评论为汾酒在白酒行业奠定"一流品质地位"和"最具国际标准地位"的标志。

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出的白酒国际化议题道阻且长的关键障碍就是标准问题。白酒酿制工艺中带来的一些难以精确衡量的微量成分,一直以来由于与美国FDA等法律法规不相符、缺乏详实数据,而难以打开国外市场。汾酒这一标准的制定为打破白酒国际化的规则障碍踏出了坚实步伐。而作为汾酒集团未来产能最大来源的中汾酒城,无疑是"汾酒标准国际化战略"的最佳实施者。

除了汾酒合作优势所带来的品质支撑,中汾酒城更独特的优势在于其高达20万吨的储酒能力。白酒贮存是指新酒在酒库容器内自然老熟的过程。它是优化和提高白酒质量的必然工艺程序。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白酒会变得温润醇厚。所谓"陈年佳酿"即源于此。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面上的陈年老酒大多名不副实,纯属商业炒作,以至于虚假宣传已成为白酒业备受诟病的行业通病。中汾酒城20万吨储酒能力将为从根本上打破市场上概念型年份酒的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开掘厚重文化创新营销模式

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有一段经典言论,在业界有很多共鸣:"无论古今中外,酒与文化密不可分。即便你什么也没有,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文化概念,然后找到稳定的原酒供应,就可以创一个品牌,领风骚三五年;如果你是一个不知名的地产酒,只要插上文化的翅膀,就可能成为一个区域强势品牌;如果你以名酒产地作为产品背书,又有很好的文化理念,创出全国化市场、全国化品牌的成功案例也有几个;至于国家名酒,更是浸泡在文化之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酒产业,就是一个生产酒、营销酒的文化产业。"

古老的葡萄酒行会、严苛的1855列级庄分级制度、漫长而细致的酿酒方式……有"法国葡萄酒皇后"美称的波尔多葡萄酒背后凝结着的正是波尔多地区酝酿和培养葡萄酒文化的悠久历史,这也是法国葡萄酒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地位强势的重要支撑。相形之下,我国白酒文化的挖掘十分粗浅。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作言撰文指出,中国白酒多以工业品、消费品的物质定位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缺乏对自身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示,更缺乏将白酒文化与地域风情、中华文化的有效融合。

杏花村文化底蕴深厚,堪称白酒祖庭,汾酒集团东围墙外约面积15万平方米农田,已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杏花村遗址"设施加以保护。杏花村仰韶酒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酒器之一,为探讨中华原始酒文化的起源找到了珍贵的标本,也为研究地球酒史找到了一把钥匙,杏花村6000年前人工谷物酒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真正意义上的酒文化的诞生,从此"杏花村是人类酿酒发源地"成为业内共识。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更是把酒和杏花村紧紧捆绑在一起,千百年来,酒以诗飘香,诗以酒传名,"杏花村"名声在外。而汾酒集团把杏花村的品牌开发交给了山西杏花村酒业发展区股份有限公司,中汾酒城定位"以文化为灵魂",力图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国酒文化上的实验场。

中汾酒城新加入的投资人张小军说:"我们力图用全面创新的文化理念经营这个企业,要把白酒的故事、把杏花村的故事讲到世界上去。"他首先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对葡萄酒文化的理解:"葡萄酒文化做得非常精细,从葡萄的品种、土壤、气候、年份、到哪个酒庄,哪个城堡,哪个酿酒师,什么方式储藏,储藏多少时间等等,形成了葡萄酒文化的强大支撑。这些理念我们要借鉴。很多红酒爱好者梦寐以求拥有一座私藏葡萄酒窖,那么私藏白酒酒窖的路也一定可以走的通。"

中汾酒城还将在推动白酒消费年轻化上做出更多努力。如何使白酒年轻化,完成对年轻一代新兴消费群体的培育一直是实现白酒文化创新的重点。"白酒业需要满足年轻人追求好看、好玩儿的个性化需求。从白酒度数及口味的调整、酒具的设计、品酒师的打造等等很多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创新难度不小,但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们必须勇于破题。"张小军说,"洋酒兑绿茶、干邑兑水、伏特加和朗姆酒等烈性洋酒品种与其他酒水兑成的鸡尾酒,在酒吧等娱乐场所很受年轻人热捧。我们需要发挥清香型白酒的口味优势,依托各种市场渠道培养年轻人对于白酒的消费习惯。"

在白酒发展新常态下,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提出了"新世界思维"--以往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构成了传统的"旧世界";而今,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加上互联网世界,将构成未来的"新世界"。在"新世界思维"下,中汾酒业正在北京建立营销中心,组建营销团队,并且已经开始建设白酒交易中心网上交易平台,"杏花村"这一金字招牌如何在中国白酒业转型洗牌过程中弯道超车?中国白酒第一城又如何在其独特优势上发挥真正的影响力?我们拭目以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