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国际化不要让作秀大于实质
近期,包括泸州老窖、五粮液、汾酒等一线名白酒企业启动了新一轮国际化布局,其中汾酒瞄准了俄罗斯市场,而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则在欧美设立分公司。白酒国际化的探索已持续多年,虽然中国白酒基本实现了境外销售,并且已经初涉境外生产,但一直未能真正实现国际化,销售对象依然是以华人为主,而这新一轮酒企的国际化,其中大部分企业给人的感觉是品牌和宣传意义更大,对产品的产销方面并无助益,反而更像是用来搏得品牌影响力的作秀。
五粮液与施华洛世奇九月初在奥地利高调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五粮液国际(欧洲)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在德国北威州杜塞尔多夫市正式揭牌。与此同时,泸州老窖也宣布加速国际化发展。根据公告显示,泸州老窖下属子公司与泸州久泰酒类销售有限公司拟在美国共同投资设立明江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在第七届亚欧经济论坛期间,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透露出消息,表示汾酒国际化三年规划已定,公司拟在俄罗斯建厂销售"汾特加"。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些企业动作频频,但除了泸州老窖切实作了一系列具体的国际化规划和活动推广外,其他企业并没有对外流露出太多关于国际化推广的具体消息。
国际化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未来要面对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也关乎当下,但并不是当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尽管今年全球经济状况已有复苏,但仍然不是白酒着力走出国门的最好时期,攘外必先安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根据国内的市场状况来优化自身调整自身。据笔者了解,尽管国际化看起来已经有一定成效,但在海外市场国际化依托的主要还是华人社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白酒并没有真正跻身世界主流烈酒。即便是被夸大为中国名片的"国酒"茅台,看似在国际化这一块很成功,但其实说到底在海外为之买单的还是华人群体,笔者认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的宣传来继续加强茅台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影响力,并不是正真为了加大产销而去开发国际市场。
国际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并不是国际化的最好时机,但是现在着力切入也并没有什么过错,国际化是整个行业的事情,如果部分企业把国际化来当做企业宣传的噱头来过分作秀,只怕会把国际化这的长远的目标搞的复杂,如此一来,等到哪一天国际化真正的时机到来时,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