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自贸区对中国葡萄酒市场影响有几何?
此次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各成员在会上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路线图。
同期,中国与韩国的自贸协定已走到最后一百米,批复指日可待;中国与智利也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自贸协定。届时,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多种智利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上将享受零关税。
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已进入"民酒时代",进口商对葡萄酒的价格也越来越敏感。因此,不仅仅是智利酒商,由于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正在谈判,许多澳洲酒酒商也对此热情期待。对此,笔者不禁要问,即便亚太自贸区最终完成,这对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影响又有几何呢?
关税仅占总税费1/3不到
虽说"免税"听上去诱人,但所谓的自贸协定,免的仅仅是进口关税而已。而一款进口葡萄酒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收取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三种税。其中,关税为到岸价的14%;增值税为(到岸价+关税额)X17%;第三层消费税则需在叠加前两次税收的基础上乘以10%。
以一款价值3美元(18元人民币)的葡萄酒为例,关税为2.52元,增值税为3.4884元,消费税为2.40084元,总共需缴纳的税费为8.40924人民币。该税费占税前到岸价的46.7%,而进口关税仅占含税价的9%,占总税费的29.96%,不足1/3。
也就是说,即使自贸协定签署,这些享受该协定的国家将葡萄酒出口至中国,只能在总价基础上减少不足十分之一的钱。
智利酒的性价比,不仅因为免税
在提及智利葡萄酒高性价比的原因,许多人都会提到关税问题。消息显示,中国对智利产品的关税逐年降低,2013年关税已经降到2.8%,到2015年智利葡萄酒关税将降低为零。许多澳洲酒的进口商也因此而感到兴奋,因为中澳自贸协定也指日可待。
但笔者通过深入了解智利酒特性后发现,智利酒具有高性价比,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低关税和自贸协定之原因。
智利出产高性价比葡萄酒,其中一个原因,是智利有许多工业化生产的大型酒厂,产能很高,有的产区葡萄酒单产可达2万升每公顷。青岛葡萄酒协会驻会秘书长席康告诉笔者:智利酒除了产能高,还面临产能富余的问题,该问题会降低智利酒的价值,而这个问题不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都没有。
除了产能,众所周知,智利的人工成本也比新世界其他高产能国低不少。据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均收入排前五,比美国更高,人均GDP为6.7万美元,为全球第一。而智利2013年人均GDP仅为15123美元。相同品质的酒,智利的低人力成本必然会为"性价比"加不少分。
智利酒的定位,也决定了它更具性价比。席康认为,智利是个发展中国家,葡萄酒出口仅20年,开始做品牌的时间也不长。其现状很像20年前中国的小商品产业:为赢得市场,会通过其产能和人力资源的基础,定位低价。而且,智利与澳大利亚、美国等新世界国家相比,智利的葡萄酒几乎100%出口,而澳大利亚酒有1/3用于国内消费,美国更是主攻国内市场。从供求关系而言,澳洲酒和美国酒面向发达地区,可以卖3块钱轻松销售,为何要为中国市场卖1.5元?
自贸协定是"锦上添花"
由此可见,智利酒的超高性价比,并不仅仅因为自贸协定。自贸协定的作用,更类似于锦上添花的效果。
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席康预测,自贸协定签署后,澳洲葡萄酒的销量一定也会上涨。因为澳洲酒定位小资,在中端领域,仍有很高的性价比。但若要横向比价格,澳洲酒肯定还是不如定位"入门级"的智利酒便宜。
当然,自贸协定并不会对所有葡萄酒都有所帮助。类似于美国这样主攻国内市场的产酒国,自贸协定只会影响其出口的那一部分。而对于类似印度这类极小的产区,影响则更是微乎其微。以新西兰为例,中新两国早在2008年就签订了双边自贸协定。但由于新西兰人力成功高、产能小,即便免除关税,新西兰酒在中国的售价仍比不少未免关税的国家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