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葡萄酒的“挂杯”决定葡萄酒品质吗?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有人说,会产生"挂杯"现象的葡萄酒才是好酒。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挂杯"?这个说法又是否正确呢?葡萄酒的"挂杯"究竟是怎么回事?葡萄酒的挂杯被称作"tears of wine",即"葡萄酒的眼泪"。这个

  有人说,会产生"挂杯"现象的葡萄酒才是好酒。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挂杯"?这个说法又是否正确呢?

  葡萄酒的"挂杯"究竟是怎么回事?

  葡萄酒的挂杯被称作"tears of wine",即"葡萄酒的眼泪"。这个浪漫的名字,生动了描述了挂杯现象:当我们打开一瓶有年份的纯正葡萄酒,倒出部分酒液在酒杯中,然后轻轻地摇晃酒杯,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地旋转,当停止摇杯后,酒液便会形成一条条液柱沿着杯壁缓缓地向下流动,并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酒痕,就像葡萄酒在流泪一般。

  葡萄酒的"挂杯"现象,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很清晰的认识。在1855年,物理学家James Thomson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而现在我们则将其称为马伦哥尼效应(Marangoni effect),是因为到186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伦哥尼次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清楚这一现象,即在流体界面,因为表面张力梯度而造成的传质现象。

  马伦哥尼效应,就是指两种液体相接触时,表面张力强的液体会将表面张力弱的液体拉过来,因此会出现表面张力弱的液体向强的方面渗透,同一种溶液会因为浓度高而增强表面张力,所以稀溶液也会向浓溶液中渗透。

  由于在杯壁上的液体拥有较大的表面,酒精蒸发较快较多,因此酒液浓度会有所下降。水比酒精在单位表面同玻璃壁接触的表面能高,酒精浓度下降了,表面能会增高。液膜克服重力,自发上升的能量来源于水同杯壁接触释放的表面能。因此,酒精浓度变化越大,"酒泪"就越明显。

  "挂杯"反映了葡萄酒的品质高低?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产生"挂杯"现象,但是不同的葡萄酒其"挂杯"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酒泪"在杯壁上流动的速度有快有慢,其决定因素则是葡萄酒的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高低。

  也就是说,酒精含量较高的葡萄酒,由于粘稠度较高,酒泪在杯壁上缓缓流动,因此"挂杯"现象更加突出。反过来讲,这类型的葡萄酒普遍口感会比较丰富,层次感也可能比较明显,因此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葡萄酒更好喝。

  但是判断葡萄酒品质高低的标准并不能仅仅从"口感是否丰厚"来简单评定,而且挂杯也不能决定葡萄酒的果香和单宁等等,因此挂杯与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往极端了说,葡萄酒的"挂杯"丝毫不重要,因为通过简单的人工干预就能完全这一现象:倒酒之后我们只需迅速将酒杯完全遮盖,防止酒精蒸发,然后再摇晃酒杯,挂杯现象就不会产生。

  观察"挂杯"有什么意义?

  由于葡萄酒的"酒体"由酒精度决定,因此通过观察挂杯现象,我们可以预估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低,从而判断葡萄酒的酒体是轻盈还是厚重。

  判断酒体的轻重,不仅可以大概知道葡萄酒入口后在舌头上的轻重感觉,还能大致判断葡萄酒的品种类型。举例而言,重酒体、容易产生挂杯现象的红葡萄酒,其代表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等品种,而轻酒体的代表则是黑比诺(Pinot Noir)和佳美(Gamay)等。

  假如你对酒体的轻重有明确的偏好,通过观察挂杯就能预估自己对葡萄酒的接受度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