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狂到规范”谁是年份酒市场的裸泳者?
老酒品质要有可靠数据证明,慌了谁?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合计八章共51条的《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截至12月17日,"征求意见稿"中对年份酒的新规定,始终霸占着业内话题榜的,同时,也是媒体关注最多的内容。
疯狂的年份酒!
去年5月,全国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提交了关于"年份酒"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建议》。
在提案中,昝圣达指出中国白酒年份酒"标准应与国际接轨,认知应与消费者接轨。
昝圣达还在提案中建议,建立由公证介入,从开坛到灌装等环节,进行全程保真并出具公证书,再加上专家与质检机构、还有由第三方机构邀请与酒企无关的评酒专家的鉴别,最后,交由保险公司等三重外部保障,同时,由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真年份"酒的行业监管。
令人遗憾的是,昝圣达提议的两个月后,央视媒体就披露了茅台镇年份酒乱象,以"疯狂"二字来形容年份酒似乎都并不过分,部分报道内容如下:
"年份酒本应是调酒师用3年以上的基酒调配而成,最后,综合权衡占比最高的基酒的酒龄,以此作为标注年份。但是,部分商家只放几滴老酒,就将整瓶酒的年份标高。更有甚者直接在包装盒上虚标年份,完全无视年份酒产品规则。"
"拜访多家门店后发现,不少白酒商铺都配有年份印章。在酒坛上标注5年的年份酒,将散装酒包装后,店主可以随意盖上20年、30年的印章。只要消费者到店买酒,包装及盖章免费。"
去年至今,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在治理,但国内年份酒市场的乱象并未根除。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对年份酒的定义局限于行业标准,实际上是缺少威胁性的。
年份酒:只靠宣传的时代结束了!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化了对白酒生产企业的监管。
在行业关注的年份酒部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应建立年份酒质量安全标准,年份酒标签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
一名从事白酒检测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客观检测上,目前,只涉及酒精度、总酸、总酯等客观指标,但这些成分不能鉴定年份酒是否越老越好;
目前,判断年份酒品质更多是依靠感官品鉴这种方式,"这种品鉴判断主观性很强"。
而在年份酒的"年份"标注上,行业也出台过相关标准。根据2019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制订颁布的《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所标注年份并非是基酒的最老年份,而是"加权平均酒龄"。
但这种"加权平均酒龄"的标准,其实一直以来都未能真正服众。
随着征求意见稿出台,国内年份酒定义混乱的情况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对于白酒消费者自然是一件幸事。对于年份酒生产方、品牌方而言,则是一次较为严峻的考验。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真实年份酒产品快速增多,在大中型酒企中舍得酒业、金沙酒业、国台酒业、酒鬼酒等都有真实年份酒产品销售。如果白酒新规真的实施,上述年份酒产品的标准并非全都过关。
与此同时,在部分线下渠道,以及电商渠道中,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年份酒标注则更为混乱。
当前,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白酒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白酒新规的,其正式实施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年份酒市场或将结束宣传时代,进入年份数据公开、透明时代,一直裸泳的年份酒必然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