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
诞生
1931年,张裕公司发生了一场大火,将公司烧掉了一多半,致使无法生产。经研究,向当时的中国银行烟台支行贷款,以解燃眉。经当时的行长徐望之同意,并由徐出任(兼)公司的经理。徐望之是学文科的,爱好文学并且功底深厚,就连银行内的同仁也多有喜爱文学之士。徐望之先生和张裕员工此前一直为张裕创的一种高档葡萄酒没有名字而苦恼,当时由徐望之先生组织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于每周的固定时间在当时的国际俱乐部准时研究定名。后经过几番讨论和筛选,他们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干红"。
商标
1936年9月15日,张裕公司为""申请注册商标。1937年6月28日,经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批准,张裕公司正式注册了""商标,注册证书号为"第33477号",该文件现存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在1939年的《酿造杂志》(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四月一日出版)第二期第18页"张裕葡萄酒之分析与各国葡萄酒之比较"一文中,张裕公司生产的干红葡萄酒就有""这个品牌。
自解放后至今,张裕曾进行四次商标注册。
1959年,张裕""商标向当时的管理局申请注册,并准予备案使用。新商标法颁布后,1985年和1992年张裕公司又两次将""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但仅获准备案,并没有正式注册。因为张裕,当时申请的商标含有英文字母,不符合当时《商标法》的规定。
2001年5月,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家总局商标局提出""商标的注册申请。经商标局初步审定通过后予以公告,商标局于2002年4月予以核准注册。
商标之争
2001年5月8日,张裕公司向国家总局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2002年4月商标局下发了注册证书。但此举当即就遭到业内其他企业的联合反对。反对企业认为,""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称,是酿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是行业的公共资源,任何企业都无权私自占有。
2002年7月10日,国家商标局认定""是红葡萄酒的原料品种的名称,并对该注册商标予以撤销。对此,张裕公司不服,此案由此进入了漫长的复审。
2008年6月,商标委裁定""仍归张裕集团所有,由此引发长城、威龙、王朝等十几家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群起反对,并一纸诉状将其告到了法院。之后,又经历了再上诉, 2010年北京高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要求商标委重新裁定。
后这个持续了近8年之久的"中国葡萄酒知识产权案"终于在2011年1月尘埃落定。争议各方在国家管理总局商标评审会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张裕集团拥有""商标,张裕集团许可长城、王朝、威龙三家企业使用""商标,其它葡萄酒企业(包括洋葡萄酒)使用""商标均属侵权。
,它不仅是由张裕公司注册的中国早的干红葡萄酒品牌,也是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