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岐:酒量无药可医,理不理性全看自己
【王凤岐简介】中医泰斗级专家、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
以下是论道实录:
没有药可以涨酒量,只能靠自己控制
程万松:大家经常问,能不能有这样一种药,提前吃点药,让我的酒量放大一点,然后保护自己?
王凤岐:我觉得这种可能,主要是精神上的可能,药物上的真的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么多年行医,很多人跟我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年轻时很能喝酒。我们说的是什么,是治,就是酒喝多了,哪儿难受,中药说有什么方子可以开胃的、化湿的,或者吃点酸汤酸面。还没有一个东西,说你吃点什么东西,能增加酒量的,我还没有发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据说日本有一个叫黑丸的药,说吃了以后就能多喝酒,我觉得不科学,不可能长酒量,因为酒这个东西,它是进到肚子里才发挥作用的,你怎么可能吃一个药在肚里等着这酒。解酒的药有,但是增加酒量的药没有。解酒的药是什么呢?是根据你酒的性质和你喝多了的症状,我来解决这个症状,减少你的痛苦,别让你太痛苦了,这个是可以的。它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因为伤酒引起的病,这是可以治的,但是说预防酒,好的办法就是理性喝酒。
程万松:理性饮酒。
王凤岐:理性饮酒,我如果能给你开个方子,写上"理性饮酒",你就不会醉,你也不会伤人,更不会伤了自己,但没有这样一个方子,如果有一个方子,我就打上这四个字,理性饮酒是好的。
程万松:但目前看就是说靠这个药物是不可能实现的。
王凤岐:对。
程万松:不可实现酒量的上涨,那我们只能靠自己去控制。
王凤岐:自己控制,控制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方面,是心态,心态要好。第二个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去喝酒,第三个不劝酒、不拼酒,也不能拿酒打赌、赌酒、骗酒,这个都是不好的。敬酒可以,你不是说敬今日就完了,也没有敬三的说法,你敬三,我敬三,没完没了,拿这个作为一个习惯也不好。
中国人喝酒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程万松:西方对理性饮酒有一个界定,认为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35克视为理性。对这个你怎么看?
王凤岐:对于这种定性定量,我感觉恐怕没有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跟个人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甚至职业都不同。刚才我们讨论了职业都不同,你比如说矿工,我在门头沟的时候下过矿,上学的时候,那上来不喝酒确实不舒服,因为它潮湿,工作量又大,上来以后个就想出点汗,喝点酒,再吃点肉。这肉它离开酒了以后,吃着都不香,说酒肉不分家,所以骂人的时候说是酒肉朋友,那意思就是说这一边喝酒一边吃着酱肉,吃着它就舒服,它能消化酒,我们炖肉的时候搁着一点料酒,它也好吃。所以我感觉这个东西,如果说定一个量,这是从生理机构上定的,就是人的承受能量,但是每个人个体都不同,职业、年龄、性别都有区别。那我们也有这种说法,说好像这人他爷爷就是个酒鬼,到儿子这,到孙子这他都是酒鬼,有的人他爷爷就不会喝酒,他这家就是说遗传,好多都有遗传,这个喝酒也有遗传,吃素也有遗传,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不是?还是看人的意志,还是对于酒的正确的理解。你说为什么庙里的僧人们都不喝酒呢?他就是有高度的信仰,就是我信仰这个了,我要吃素,那平常的人也一样,吃素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习惯,我的信仰,对我健康有好处,我又不伤害别人,这就好了,就可以,就要容忍你,不能说你不吃肉,你就不革命,那两回事。所以我觉着这个东西还是思想认识问题,我想把三经学好了两经,就能做到很多事情,我们传统文化里包括很多,就是教育人如何做一个正常的,应该做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就是要有修养,要有认识,要有一个生活的一个哲理去对待各种事物,对待各种人。
程万松:所以还要用中国的方式来理性研究。
王凤岐:要理性的,比如说这个:我就觉得喝酒,中国人喝酒都是温酒,洋酒全都是冰块。还有他们喝酒没有倒是不让酒,但是坐那熬一宿。中国人没有这么喝酒的,这么喝酒的老百姓叫酒腻子,别说你自己不得意,家庭也不得意,朋友也不得意,你到朋友家了,好,你弄二两白酒,喝到天亮,大家都不能休息了,孩子大人都不得安宁,所以这家庭也不希望这样喝酒的,叫酒腻子,你酗酒酗成瘾了,不当一个正常的事了,就不正常了。
程万松:对,其实喝酒也是分时候的,就是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并不是所有的时辰都适合饮酒。
王凤岐:大清早上起来了,好,你还什么都没干,坐在炕边先沏两盅子酒,他肯定不正常。如果中午朋友来了,你上来以后说,今天我不喝酒,咱们一人来碗茶,这饭也甭吃了,事儿也甭说了。所以要理解,就是环境、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要搁在一块来综合考虑,理性的处理,我觉得它会有益的。
程万松:这里面可能有几个相对比较玄妙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总是感觉中午喝酒的酒量不如晚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王凤岐:这种感觉是什么呢?就是说他希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做事的地方,而不是搞一个浮躁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古代小说里都说,送至长亭,在长亭后敬三杯酒,他不多敬,他不能在摆席继续弄,他走不了了,就是给你接风也一样,接风也不是说,给你整成宴席天天喝。那么这人也是,比如我们早上起来,什么都没干,咱们就喝酒,不喝牛奶豆浆,只喝酒吗?那喝不下去。他一定是到晚上的时候,大家安安静静的,累了一天了把事情都放下,痛快喝酒。所以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喝酒能够解解乏。而这个解乏可不是喝醉了解乏,是喝一点让你舒服一下。
程万松:心情放松了。
王凤岐:放松一下,心情放松了,不是让你都糊涂了,那你放松什么呀?你都不知道躺下怎么舒服了,你还放松。所以我觉得晚上喝酒跟工作也有关系,因为中午大家工作都很紧张的,吃个快餐赶紧干活去,你再一喝酒,耽搁事了,下午还要开会。我觉得这个是自然形成的,另外也想更好的睡眠,累了一天了,喝点酒,我可能很快就睡觉了。你早上喝了酒你就想睡觉,刚起床你就睡觉,没干事,中午你喝了酒,下午你甭干事了,都睡觉去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很自然。但是外国人喝酒他是找那种情趣,找一个地方,咱们俩坐在那,安安静静的,也不到家里去喝,都在这酒店,找个酒吧坐在那,甚至于站在那,就为聊聊天,见个朋友。那灯光还不能太亮,太亮了还不行,还黑着点,所以我觉得它性质不一样。中国人喝酒不是了,就晚上人高兴,会划拳的划拳,不会划拳的猜拳,再不会猜拳就出个主意,怎么让对方多喝点。
中国人喝酒讲究的是什么?划拳,就是比输赢,但是不是说拼酒,爱喝酒但是希望把好酒拿给朋友喝,所以俩人划拳,谁输了谁喝,不是谁赢了谁喝,谁赢了谁是冠,所以你要倒过来谁赢了谁喝,赢的人就不赢了,因为他怕喝酒,所以他要赢,就是我要胜,我还要让你喝,不是说胜了以后我喝,谁胜了谁喝。
程万松:就把这个竞技的乐趣给引起来了,结合起来了。
王凤岐:对,这个方式就结合起来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有自己的酒令
程万松:确实是,听王教授的一席话,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在平常不管是社交饮酒,还是我们自己平常在家里调一点这个保健酒,发现还是有很多的误区,所以我们希望王教授多多做客我们节目。
王凤岐:你看我们红楼梦里经常写,文人们喝酒他对诗对词,这武人们喝酒是划拳,这划拳我说实话我在西北工作二十年我非常有体会,划拳也是解酒的一个办法。为什么?他一边喝一边喊一边出汗,它发散,所以醉的少。而且这划拳很有专业性,我是大夫,因为我在甘肃的时候我接触的医务人员多,抓药的医生多,结果有一次我去喝酒,有几个大夫提出了,我们划拳是国拳,是什么呢?就是数字,喊一个数字出手指头一个数字,谁先和了谁就输了,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日本划拳就是我们中国的石头剪子布,特别土的,小孩划的,石头剪子布,只是发音不一样。其实我也学过日本拳,学完了以后我还觉得挺新鲜,后来我说什么意思,石头剪子布,这没有什么文化。我是学中医的,我也想给这中医界的朋友推销点我们中医的文化,就是他出一他不喊一了,他喊参汤,就是人参一味药,也治病,他喊参汤;他说二,他说二陈汤,是治咳嗽治化痰的;还有这三叫什么汤,叫三仁汤,是化湿的,减肥化湿的;四叫四物汤、四君子汤。他把中药里一到九相当于京剧里一到九编的戏名字一样,那还挺有意思的,如果搞中医的坐在一块划这个拳,还复习了中医药的知识。所以如果每行每业把喝酒能融到本专业,还是挺好的。
程万松:把专业竞技跟饮酒联合起来。
王凤岐:竞技有本事你就联合起来,一个头曲二锅头,实际上你就编嘛,因为这个增加你的记忆,也增加你的气氛,所以我感觉这个也不坏,所以也有很多人编了很多这种的,我很提倡。比如说,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就是孙悟空,这个就是唐僧,这就是妖精,就是这三个一个管一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