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酒业十年资本动作频频 “饮”酒还有多少路要走?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投资大鳄索罗斯说过,一旦发现机会,要两只脚踩上去。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资本在被称之为"朝阳行业"的酒类领域里进进出出的故事,这里面有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也有波云诡异的浮浮沉沉。总之,潮起潮落之后,那些

投资大鳄索罗斯说过,一旦发现机会,要两只脚踩上去。

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资本在被称之为"朝阳行业"的酒类领域里进进出出的故事,这里面有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也有波云诡异的浮浮沉沉。总之,潮起潮落之后,那些"两只脚踩上去"的资本似乎也都收获颇丰。

行业内并购风起云涌

纵览十年间的行业内企业并购案例,涉及到两大名酒企业的两宗并购案例颇受行业关注--分别是洋河和双沟,古井和黄鹤楼。

在洋河和双沟"合体"之前,洋河与双沟作为两大中国名酒,分别占据着苏酒第一和第二把交椅,与今世缘共同构成苏酒三强。2009年,双沟销售收入为25亿元,洋河营业收入为40.02亿元,当时排名全国白酒第三的泸州老窖销售收入则为43.7亿元。

2010年4月8日,在宿迁市政府的主导下,洋河双沟强强联合组建苏酒集团。整合之后的苏酒集团对内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两强企业由竞争转为竞合,对外则迅速形成巨型体量优势,实现江苏白酒产业的进一步崛起。

这一年,整合后的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6.19亿元,泸州老窖营业收入为53.72亿元;2011年,洋河股份以127.41亿元的销售收入跃居百亿俱乐部,泸州老窖营业收入为84.28亿元,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开,洋河也晋升白酒行业三甲。

以百亿体量为基础,洋河此后一路扩张,随之而来的"茅五洋"格局初定。

事实上,作为中国名酒并购整合的创举,洋河并购双沟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洋河借并购迅速晋级,这次整合还拓展了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思路。在苏酒集团成立之后,包括鄂酒、徽酒等都曾探索过省内企业并购整合,虽然由于利益纠葛等原因限制最终未能成行,但中国白酒并购的视野已经就此打开。

一直在效仿洋河的古井也一直在谋划着以古井为中心的"徽酒集团"打造,而其眼光则更加开放而多元,于是,在2016年4月27日,古井贡酒与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正式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古井贡酒以8.16亿元收购黄鹤楼酒业51%的股权。

如今,古井在并购黄鹤楼后开启了"双名酒,双百亿"的新征程,彼时的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也坚定地认为,古井要坚持"品牌+品质"双品战略,"当下经济进入新常态,行业仍处于冬眠期,度过这个过程仍然需要耐力储备。"

业外资本上演精彩大戏

相比于行业内企业在并购路径上的谨小慎微,业外资本在这十年间可谓是共同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大戏。

数据显示,从2008年-2011年,我国白酒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逐年增加,公开披露的融资规模超过40亿元,其中多数新进入者属于业外资本。

在利益驱动决策投资方向的背景下,白酒行业几乎成为业外资本最重要的投资标的,白酒产业高额回报、高利润率是吸引业外资本介入的最重要原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趋利"本性之下,资本还体现"避害"的特性。一旦有风吹草动或者行业形势不佳,资本必是最早逃离的群落。

与此同时,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也在为资本进入酒业提供"最大化的便利"。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11月4日至12月3日期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录》修订稿中删除了"对黄酒、名优白酒生产要求必须中方控股"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