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网

葡萄酒不应该扮演金融产品的角色

发表于:2024-11-22 作者:中华酒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2日,在中国,要说现在最火的进口葡萄酒,那就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拉菲了。拉菲是法国波尔多地区一家拉菲酒庄生产的酒庄酒,这种号称世界上最有名的红酒在消费者的追捧下创造出了一个进口红酒的中国神话。去年年底,在香港

 在中国,要说现在最火的进口葡萄酒,那就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拉菲了。拉菲是法国波尔多地区一家拉菲酒庄生产的酒庄酒,这种号称世界上最有名的红酒在消费者的追捧下创造出了一个进口红酒的中国神话。

 去年年底,在香港一个拍卖会上,来自中国的一位不知名的电话竞标者用23.2万美元(约合149万元人民币)一瓶的高价,拍下了3瓶1869年法国拉菲红酒。这一价格打破了1985年创造的15.645万美元(约合101万元人民币)的红酒单瓶拍卖纪录。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同一场拍卖会上,一名竞标者用7万美元(约合4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得一瓶刚刚灌装入瓶的2009法国拉菲红酒。而在拍卖会之前,2009法国拉菲红酒一箱的起拍价仅为1.8万美元(约合11.6万元人民币)。

 中国一家进出口公司总裁刘立农(音译)说:"红酒的定价取决于全球的销售量。红酒大量销往亚洲,特别是中国。许多买家都认为法国拉菲红酒是奢侈品,所以其价格会大涨。"

 尽管2008年出现了金融危机,但是近几年来,法国拉菲红酒的价格持续攀升。2001年,一瓶拉菲的售价是276英镑(约合2895元人民币),2003年涨到了375英镑(约合3933元人民币),2011年一瓶拉菲的价格竟然是4800英镑(约合50341元人民币)。

 但是,对比拉菲红酒在中国的销售量和进口量,会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例如,在广东省一个市区,拉菲红酒的销售量是进口量的5倍以上。因此,在高需求的召唤下,走私酒和假酒也就出现在市场上。甚至一个拉菲红酒的空瓶子有时竟能卖到2000到3000元。专家表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区分真假拉菲红酒。

 对话

 拉菲CEO回应拉菲价格飞涨

 葡萄酒不是金融产品,不该扮演金融产品角色

 克里斯托夫·萨兰(Christophe Salin),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的CEO,向我们讲述了拉菲价格飞涨的原因,并透露了拉菲的中国战略。

 记者:拉菲堡隶属于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集团的情况是?

 克里斯托夫·萨兰(以下简称C.S.):这个集团隶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法国分支。我们这个集团在波尔多拥有四家酒庄,还经营一个葡萄酒贸易机构,在海外有葡萄酒产业,在朗克多地区有Aussières酒庄。再就是,我们正在中国发展一个葡萄酒项目。

 记者:中国项目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C.S.: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中信集团已协力运作了四个年头了。这个项目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莱。我们已确定了葡萄园地,开始动工,准备在春天种上25公顷的葡萄树。

 记者:这里将会生产怎样的葡萄酒呢?

 C.S.:我们不会尝试复制另一个拉菲堡,因为拉菲堡是一无二的。但我们将会向中国展示,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目前现状是,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还酿制不出高档葡萄酒,因为,他们的葡萄种植是高产模式。我们将向他们展示,把葡萄的单位产量压低,把葡萄植株管理好,葡萄酒的质量就会逐步提高了。这就正如我们二十年前在智利所做的那样。这个酒厂将会向所有想了解我们酿酒哲学的中国人开放。

 记者:在中国存在许多假酒,其中似乎也包括拉菲。你对此有何看法?

 C.S.:就个人而言,我还没有看到一瓶假拉菲。我觉得那些造假者玩弄的更多的是以相似的标签混淆消费者的视听,比如说"Chatelet Lafite",它与我们"Chateau Lafite"的标签只相差几个字母。这些聪明的小伎俩使我们非常难于对付。但是不久前,中国再次承诺了知识产权保护并且开展了打假活动。

 记者:你觉得拉菲还算是葡萄酒吗?或者更正确地说,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了吗?

 C.S.:如果就奢侈品的严格定义来说,我可以说是的。拉菲具有奢侈品的一切特性,即高品质、稀有性和高价位。这是一种工艺品的最高程度的体现。

记者:拉菲的价格在最近几年呈暴涨的趋势。在1982年和2009年间增长了1600%。对于你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吗?

 C.S.:我们的出厂价格可能是扶摇直上,我理解拉菲爱好者的惶惶不安,但这种现象也要区分对待:2009年份的拉菲价格(450欧元)创造了历史纪录,2008年份价格显然更为合理(110欧元),不要混淆出厂价和市场价。我们只和出厂价有关联。市场价则由简单的供求规则所决定。当我们推出2009年份酒时,我心里完全明白,市场上的买方已肯付1000甚至1200欧元了。我一直很关注整个葡萄酒经销系统在经销拉菲时所赚的钱。这是个基本的经济规则。

 记者:许多人通过倒卖拉菲来获利,这就是所谓的投机。你怎么看?

 C.S.:对于这种投机行为,责任不该由我们来负。我认为酒买来是喝的。葡萄酒不是金融产品,它不该扮演金融产品的角色。

 记者:一些投资基金也利用葡萄酒来投机,你怎么看?

 C.S.:这种就是纯粹的投机,我们不能阻止人们利用黄金、石油或者是葡萄酒的金融指数进行投机。我不是一个金融家,当我看到这种情况时,我和你一样感到悲哀。

 记者:这么大的财务压力,如何应对呢?

 C.S.:我们首先是葡萄农和酿酒人。我们最担心的不是葡萄酒销售市场,而是每年的气象条件。尽管我们最担心的是气候的好坏,但是,我们没有商业忧虑,因为我们知道,波尔多葡萄酒市场一定会购买我们的葡萄酒的。这使得我们能够专注于我们本身的酿酒工作,尽力酿造出最高品质的拉菲。如今拉菲一帆风顺,我感到十分欣慰,但是我也没有忘记过去。当我1984年加入集团的时候,拉菲还是一种在波尔多特级酒中名气最低、最少人求购的葡萄酒。当然了,对于拉菲火爆的需求只关系到我们一家,但是,我希望,我们一家的成功和我们的声誉能够有助于整个波尔多葡萄酒业,有助于全体法国葡萄酒业。

 记者:如果我们想从您那以600欧元的价格购买1993年的拉菲,你会卖吗?

 C.S.:不会,我不会把我的酒以每瓶600欧元的价格卖出,我会将它们都喝掉。而且,我觉得它们不值得支付600欧元,我当时购买它们,每瓶只付了130法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