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和平:我和“老酒”的不解之缘
在江西南昌,有这样一位爱酒的人士:他不是以"爱喝酒闻名,而是以爱收酒闻名"。据说,在他那里可以找得到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中国的国家名酒、省部优产品,即行业人津津乐道的"老四大"、"老八大"、"53优"等名优老酒共计上万瓶(款),有行业人士跟他开玩笑说,这足以开一家"中国白酒私藏老酒博物馆了"!他却淡然地说:"我现在只是接触到中国白酒文化的冰山一角,如果有这一天,一定让更多朋友可以免费参观。"说这话的人,正是业界有名的老酒收藏专家陶和平。
作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委员,从2009年开始,陶和平专注于中国老酒的收藏,用他的话来说:"老酒的鉴定与收藏是值得我下半辈子用心去做的,这也是可以传承给后代的一笔财富,这不仅指金钱,还有对酒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为什么要收藏老酒?
对于大多数白酒人士来说,对老酒收藏这一行是比较陌生的。在社会上,常见的收藏是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之类,收藏老酒有什么价值?
记者在采访陶和平时,他总结了三点:"第一,老酒具有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因此有收藏价值;第二,这些老酒,都是纯粮酿造的,只要存储得当,酒质可谓是"越陈越香",可以给人感官和味觉的愉悦感,说通俗一点,具有饮用价值,也就是能够喝的古董。第三,投资价值。说直接一点,钱放在银行里面没有,如果投资老酒,放一年,翻一番应该没问题。特别是名优酒,其投资价值会更大。"
在他看来,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产品,无论是从原料、酿造工艺、外观等非常有特点,原料是无污染的,工艺是原始传承的,酒瓶、酒标也非常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在文革时期的产品,在酒标上就能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特征:从名称上说,有什么火炬牌、葵花牌、红旗牌、工农牌……,从外观设计上,也有齿轮、红旗、稻穗、毛主席语录等等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符号。"可以说,一瓶小小的白酒,就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我们收藏的,就是历史。"
玩"老酒"心态要特别好
在6月16日"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全兴老酒鉴定专场"上,陶和平是最忙的人,整整一个上午,他和几位负责外观鉴定的专家一直在忙碌,仔细地看每一瓶送来鉴定的全兴酒的酒标、塑料盖子、封口的膜等等细节。据相关人员介绍,他们牛到什么地步--一瓶老酒,拿到手上,就能准确地说出"这个酒是哪一年生产的、酒精度是多少、甚至可以判断真伪。"这个"技术",就是很多厂家的人都搞不清楚那款产品是哪一年生产的,但他们却一清二楚。
记者非常惊讶这样的"火眼金睛"是如何炼成的?陶和平听了笑笑回答说:"交学费交得呗。"
回忆起初入行的阶段,他坦言:曾经为此交了很多"学费",总共可能有100万。
这跟初学打麻将一个道理,技术不好,自然"放炮"几率就高。收藏老酒亦如此,技艺不深,难免买到假酒。据说,有一次他花了10万块,从一个人手里拿了一堆老酒,其中有好几瓶都是假的。"以前从收酒人那里买酒,一般都是好几个品牌的,一堆酒估一个价,比如10万,20万,这里面可能有几瓶是假酒,只要有几瓶真的,这买卖酒不算亏。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中间淘到一些孤品,也是很值钱的。这也让我在玩酒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不能太精明,有时候甚至要傻一点,才可能淘到真正的好东西。你太精了,对他说,上次你卖假酒给我,那你可能永远在这个人手里再也拿不到货了,这个渠道也就断了。"
有缘分才能淘到宝贝
老酒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他在淘酒、鉴酒的过程中,也对老酒的历史进行了刻苦的专研:从各个渠道收集当时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甚至每天都要到旧书摊去淘宝--看看有没有在60年代、70年代当时出的一些关于名酒的酿造、国家组织的各种评酒会,甚至文人雅士当时发表的关于酒以及酒文化的书籍、图章等等。
在大量的学习、对比,多次的"上当"中,陶和平炼成了一双老酒鉴定的"火眼金睛",也为他寻找到很多"奇葩"酒品创造了条件。
说起这事,他说了一次最难忘的一次收藏历程。
"有一次,一个人拿了一个小瓶的茅台酒给我看,问我是不是60年代的货?这个产品只有一个烟盒那么高,像这种小酒存留的数量肯定很少。我一看就爱上这瓶酒了,然后问他给多少钱卖,对方没有出价,然后带回贵州去了。据说,那人把这瓶小酒放在摊上竟然无人问津。过了两天,我直接飞到贵阳,问他开个价。当时他说约好了一个人看货,我想这酒一定是我的,就是个价格的问题,只能等待。最后几经周折,最终花了3.8万,买了这瓶小小的茅台。"
可能很多人读到这里,认为陶如平有钱就是"任性"。但他不那么认为。"对于爱酒的人来说,只要能支付得起,钱就是个数字。但这瓶小茅台,现阶段在全国只发现有两瓶,而且是上世纪50年代的货,这种珍稀品种能在我手上,真是缘分。"
在他看来,对老酒的热爱随着对这行的深入而日渐深厚,"不管的今天穿得衣服多高级,但只要有一瓶老酒,这款又恰好是我没有的,不管它多脏,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捧起它,放在腿上用棉签仔仔细细地给它擦洗干净,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
在陶如平看来,对老酒特别是老名酒的收藏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正处于介入的低位。他举了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的名酒,随便一瓶就值5000-6000元人民币,只要是真酒,就不会亏。"特别是现在,老酒的品质相对于现在的新酒而言,弥足珍贵,"那时的水好、粮食好、空气好,绿色无污染,老酒就是在那个年代,用那样的粮食和水酿造的。而对于人来说,健康最重要,相信随着这个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会重新认识到老名酒的价值,加入到收藏老酒、消费老酒的行列。"
对他而言,他认为自己正从事一个两全其美的事业:一方面做了一项正确的投资,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中国白酒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白酒是祖宗留给咱们的财富,这个时候再没有人慢慢地往前推,就会被越来越多的洋酒淹没,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坚持做老酒收藏的重要原因。"